女医明妃传原型是谁 女医明妃传50集剧情介绍
女医明妃传人物历史原型揭秘历史上没有
允贤
女医明妃传原型是谁女医明妃传50集剧情介绍
(在剧中由刘诗诗扮演)
历史原型
历史上的允贤和杭皇后并无交集,彻底是两个人。允贤是中国古代四位女名医之一,出生于医学世家,其祖父曾任南京刑部郎中,著作有《女医杂言》一书。
而历史上的杭皇后是朱祁钰第二任皇后,也算是朱见济的母亲。杭氏出身民间,她的父亲杭昱也于是被封为锦衣指挥使,但其实朱祁钰跟这位皇后之间的关系并不非常好,不过母以子贵,被封皇后。甚至还在杭氏死后,朱祁镇毁了她的陵墓,而且在史书上也拒绝承认杭氏的地位。
电视剧中
剧中允贤的原名叫谭允贤,因为祖父被陷害让太后流产,家族避祸改姓为“杭”。如此就硬生生的将历史上的女医和杭皇后(明妃),原本互不相干的两个身份捏成了同一个人。而且,还跟朱祁镇兄弟产生了情感交集。
但事实上朱祁钰、朱祁镇、谈允贤三人之间却不可能发生三角恋,朱祁钰早在1457年去世,朱祁镇去世于1464年,而在这年出生于1461年的谈允贤才三岁。
《女医明妃传》谭允贤的历史原型是什么?
谈允贤(1461年-1556年),明代名医,中国古代4位女医之一,(有晋代的鲍姑、西汉的义妁、宋代的张小娘子、明朝的谈允贤),明代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无锡)人。
谈允贤出生于医学世家,其祖父曾任南京刑部郎中,是当地的名医,其祖母对医药也十分精通。秉承家学,从十来岁时即“昼夜不辍”地攻读各种医学典籍、著作有《女医杂言》一书传于世。
轶事典故
明代,民间精通医术的妇女渐多,皇帝规定由衙门选取其中佼佼者,到司仪监御医处会选,选中的入官册,以备召用,许多民间女医都以此为荣。当时,医术精妙,颇有名气的医婆叫谈允贤,凡皇家眷属生病,羞于请男御医诊治的,都请谈允贤入宫医治。
宫廷医婆的身份地位和荣华富贵,也是十分令人羡慕的,然而,关于入宫的医婆,朝廷也要派专人通过一番严格的检查的。《明宫秘史》上记载,有一位姓彭的医婆,因为怕失去这一荣耀乡邻的美差,也贪恋宫廷丰厚的赏赐,她隐瞒了自己已怀孕的真情。
后来,她将小孩产在便桶中溺死了。太后明白了这件事,就将彭氏鞭打出宫。不到一年,太后病死,宫中把此事归罪于彭氏,认为医婆怀孕入宫是凶祸的象征。此后,凡入宫的医婆,都要再三审验以后,才放入后宫行医。
奶婆、稳婆和医婆是中国古代女性中较为特殊的人物,也是深为妇女所羡慕的。但是,成为奶婆就要离开自己嗷嗷待哺的幼子,用自己的乳汁去喂养他人,而且,饮食起居、服饰举止都必须按一定的规定执行,还有的奶婆被强迫天天吞食糖煮蹄膀等增加乳汁的食物。
实际上,奶婆已相当于一台产奶的机器。然而,优越的地位和丰厚的财物使得她们不但不以此为辱,反而争相入选。
《女医·明妃传》历史中确有其人吗?
是确有其人,然而没有这段历史。
明代宗的杭皇后和明朝有名的女大夫谈允贤为原型的。不过把明英宗硬塞到里面去了。杭氏没有那么受宠。谈氏没有这么复杂的人一辈子。
1.谈允贤(1461年-1556年),中国古代4位(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女名医之一。明代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无锡)人。出生于医学世家,其祖父曾任南京刑部郎中,是当地的名医,其祖母对医药也十分精通。秉承家学,从十来岁时即“昼夜不辍”地攻读各种医学典籍、著作有《女医杂言》一书传于世。
2.杭氏(?--1456),明代宗(景帝)朱祁钰的第二任皇后。死后谥为“肃孝皇后”。英宗复位,削皇后号,毁所葬陵。她作为明代宗继皇后的身分不被明朝正史认可。就是明代后妃中的一位悲剧人物。
3.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1457年),汉族,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年号景泰。
4.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1427—1464),汉族,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在女医明妃传里人物基本上虚构的,然而有一位真的历史存在的是哪一位呢?
女医明妃传》里的静慈师太原型是胡善祥。胡善祥是锦衣卫百户胡荣的第三个女儿,原为山东济宁人。朱瞻基即位后被立为皇后。宣德三年春,被明宣宗朱瞻基废为道姑。天顺七年闰七月,明英宗朱祁镇为其恢复皇后位份,并追谥曰“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还特意为她修了陵寝。
在电视剧《女医明妃传》中,胡善祥是最为神秘的女的,成为了永庆庵里的“静慈师太”。她白晰干净,慈眉善目,古道热肠,很受人待见。连明英宗朱祁镇、郕王朱祁钰见她都行礼跪拜,这就彰显了她的身份。
永乐九年(1411年),十四岁的朱瞻基被明成祖朱棣立为皇太孙。由于胡氏贤淑美丽,明成祖下令,让孙氏入宫,并让明仁宗朱高炽的诚孝皇后张氏用心培养她,是要立胡善祥为皇太孙妃的节奏。朱瞻基与孙氏年龄相仿,青春正好,情投意合,真是有缘。
永乐十五年(1417年),皇太孙朱瞻基20岁了,已到大婚年龄。在皇太孙的人选咨询题上,朱瞻基有心立孙氏为皇太孙妃,但明成祖朱棣不接受。关键的时间,明成祖下诏,“选济宁胡氏为妃,而以孙氏为嫔”,胡善祥超越了孙氏。明成祖死后,明仁宗朱高炽继位。皇太孙朱瞻基被立太子,胡善祥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子妃。
明仁宗于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暴亡,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尊生母张氏为皇太后,立胡善祥为皇后,并且封孙氏为皇妃。孙氏虽未能当上皇后,但姿容俏丽,人很灵便,明宣宗内心一直装着她。按传统:“皇后金宝金册,皇妃以下,有册无宝”,为了向孙皇妃示好,弥补对她的亏欠,明宣宗专门“请于太后,制金宝赐焉”,以示殊荣。人的感情是会发生变化的,青春年少时认定的伴侣,不一定能携手变老。关于帝王来讲,朝三暮四是正常的现象。
虽然胡善祥被立为皇后,但后来很少得到明宣宗的宠爱,而孙氏却“妃有宠”。当初,明宣宗“颇事游幸,且好弄”,作为皇后的胡善祥“数数规讽”,当时,胡善祥是有抱怨的,这惹得明宣宗不爽,开始“稍厌后”。及至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孙皇妃肚子争气,生下了朱祁镇。明宣宗而立之年得子,自是心花怒放。当即宣布大赦天下,母凭子贵,孙皇妃“由是眷宠益重”。并且,明宣宗也萌发了废掉胡善祥,另立孙皇妃为后的念头。
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作为帝王有如此的想法也无可厚非。因此,明宣宗召集大臣,提出,“后未有子,又善病”,理由有一个胡皇后没有子嗣就足够了,他又加一句躯体也不健康,经常生病。众臣见皇帝下了决心,只能附和。于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明宣宗将朱祁镇立为太子的并且,“帝令后上表辞位,乃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而册皇妃为后”。帝王有帝王术,明明是自己要废黜皇后,却让胡善祥自己上表辞去皇后的职位。随后,宣宗让她迁居长安宫,当了道姑,赐号“静慈师太”。最终立了孙皇妃为皇后,这才达到了目的。
胡善祥不争不抢,也深知身为皇后没有子嗣是缺陷,对此没有异议,如此张太后也没有话讲了。胡善祥“性本恬不喜事华饰”,退居长安宫后,她安分守己,“至是学清净,奉黄老为仙姑”,与世无争,平静度日。而张皇太后“悯后贤,常召居清宁宫。内廷朝宴,命居孙后上。孙后常怏怏。”,张皇太后遇有宴会,还请胡善祥参加,同时座位排在孙皇后的前面。在张皇太后的内心,胡善祥的份量比孙皇后重得多。
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张太后薨逝,胡善祥悲痛万分、痛哭不已,由于哀伤过度,第二年也随张太后而去。明英宗朱祁镇下令“用嫔御礼葬金山”。
21年后,即天顺七年(1463年)闰七月,孙皇后差不多离世,明英宗追谥胡善祥“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恢复她的皇后名号,特意为她修有陵寝。
作为被废黜的皇后,胡善祥以“静慈仙师”的身份清虚度日十五年,由于她“无过被废”的不幸遭遇,“天下闻而怜之”。人们为此对孙皇后愤恨不已,甚至《明史》上讲“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讲孙氏借腹生子。这是明显地尊胡贬孙!事实上,废后是朱瞻基提出来的,孙氏不是主谋!
女医明妃传小讲原名是什么?是哪部小讲改编的
该剧的原小讲就叫《女医明妃传》,是著名编剧张巍女士的作品,该书取材于真实历史人物。在咪咕阅读或者掌阅等软件上都可阅读。女主角谭允贤的原型是中国古代四位女名医之一,《女医明妃传》用如此一个传奇女医师作为故事原型,将其与真实历史事件结合,创作出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女医明妃传的原型是什么?里面的故事原型是哪个人物?
古代有不少美女,也有不少才女,甚至不乏巾帼将女,但你明白还有以医术著称的医女吗?看过《女医明妃传》的人,是否对古代女医很好奇呢?
别讲,还真有女医明妃那个人物原型,她算是明代著名女医——谈允贤。中国古代有4位特别出名的女医,晋代的鲍姑、西汉的义妁、宋代的张小娘子、明代的谈允贤。谈允贤出身常州无锡医药世家,她祖父是当地的名医,她的祖母也精通药理,她的伯父和父亲都考中了进士,伯父在户部任职,父亲在南京刑部任职。
谈允贤无疑是名门千金小姐,本能够像话本里写的那样十指不沾阳春水,但她并不甘于安逸无趣的人一辈子。因家学渊源,谈允贤从小耳濡目染的是治病救人,心中向往的是悬壶济世。谈允贤的祖父和祖母,因为两个儿子都当了官,“医用弗传”,便把医术倾囊传授给聪明的孙女谈允贤。谈允贤十岁便开始学习医术,攻读《难经》、《脉诀》等各种医学典籍。
谈允贤医术渐成,不少女患者因看男医生不方便,纷纷上门求诊。谈允贤为了治病救人,甚至不惜以身试药。谈允贤医术精妙,后来被司仪监御医选录在册。当时皇宫后妃和皇亲国戚中的女眷,但凡生病了,为了男女大防,都不愿请男御医看诊,都请谈允贤医治。能在皇宫里当医婆,谈允贤成为众多民间女子艳羡的成功女士。
谈允贤不仅致力于治病救人,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女性病理典籍。谈允贤50岁时,有一天梦到了祖母,祖母把毕生医术和千辛万苦收集到的药方,都传授给了谈允贤,祖母在谈允贤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梦中祖母告诉她,她的寿命惟独七十三岁。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谈允贤祖母的忠告,更是谈允贤自己感慨人一辈子短暂的印照。谈允贤怕自己哪天离世,便提前将自己的医学心得,著成了一本《女医杂言》,以便惠及后世饱受病痛之苦的女子们。后来,谈允贤依靠自己的医术和养生之道,难道直到九十六岁才寿终正寝。
来源: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