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短缺背后的隐秘狂潮:Chia币掀起的新一轮挖矿热

时间:2024-05-03 12:19:16 推荐 630

开篇引子:

近期,矿工们的空前热情导致显卡市场供不应求,原本售价约7000元的显卡现在翻倍也难觅其踪,二手市场亦同样紧俏。但是,更令人惊讶的是,连硬盘也开始陷入货源短缺的境界!一块平常只需约800元的4TB机械硬盘,此时市场价格飙升至1500元,更大容量的硬盘更是全面断货。同样的现象在三星固态硬盘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以往平均价格约4600元的产品现已飞涨至6000元。

硬盘挖矿的背后推手——Chia币

缘故揭晓,原来矿工们瞄准了一个新的数字货币品种——Chia币(XCH),并开始借助硬盘进行挖矿。硬盘容量越大,挖掘出的Chia币数量相应增多,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大容量硬盘会被迅速抢购一空。这一热潮在国内领先兴起,国内硬盘告罄后,矿工们的目光转向海外,香港市场的硬盘价格平均每片上涨了约200至600港币。

Chia币:绿色挖矿新时代

Chia于3月19日正式上线,并开放挖矿功能,其创始人正是BT软件——BitTorrent的发明人BramCohen,且投资方不乏知名风险投资公司如A16z和Greylock等。与能耗高昂的比特币不同,Chia主打“绿色”概念,创新提出名为PoST(ProofofSpaceandTime,时空证明)的共识机制,其挖矿过程被称为“种田”。与比特币和以太坊等依赖计算能力的挖矿方式不同,Chia挖矿的核心在于贡献闲置硬盘空间。

具体而言,参与Chia挖矿的过程类似于购买彩票,分两个步骤进行:P盘和挖矿。1.在P盘时期,会利用CPU或显卡在硬盘上填充特定的哈希数据,此时期并无任何挖矿收益;继续,在P盘完成后,程序会对硬盘上的哈希数据进行扫描,并提交给主网进行验证,即所谓的“挖矿”。硬盘空间越大,挖矿成功率越高,宛如比特币世界里的“算力越高”,而最终能否成功挖到矿则如同彩票是否中奖,具有随机性。

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虽然ChiaNetwork目前尚未开放转账交易功能,预计将在5月初推出该功能。创始人BramCohen也提醒公众谨防骗局。此外,Chia币并未采取ICO的方式发行,而是打算以IPO形式亮相。当前,获得Chia币的唯一途径便是贡献硬盘空间。由于其操作简便,只需下载Python版的Chia-Blockchain并运行即可开始“种田”,该项目上线后迅速跃居GitHub热榜首位。

但是,硬盘挖矿的实际状况并不彻底符合Chia的理想构想。矿工们并没有按设想采用闲置硬盘空间进行“生态挖矿”,而是大举采购硬盘,并搭配高性能多线程CPU,全力填满硬盘上的Plot文件,导致硬盘市场需求激增,加剧了市场紧张态势。关于硬盘本身,不管是固态硬盘依然机械硬盘,过度频繁的数据读写都将对其寿命和稳定性产生负面妨碍。随着矿工的疯狂采购,硬盘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代理商也开始经过操纵供应量来进一步抬价。这股热潮之下,将来的DIY市场也可能受到波及,尤其是小容量硬盘可能因产能不足而价格上涨,消费者购买新旧硬盘均需分外留意。

总而言之,从BT下载时代到现在的Chia挖矿,BramCohen始终扮演着“硬盘杀手”的角色。这场由Chia币引发的硬盘挖矿热仍在持续发酵,现实事情与Chia的理想蓝图之间,大概还有一段距离。

来源:多特软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