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中外专家热议中国实践对全球可持续进展的贡献
新华社成都11月23日电 综述|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中外专家热议中国实践对全球可持续进展的贡献
新华社记者张家伟 康锦谦 葛晨
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和习近终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共同撰写的智库报告《携手迈向生态友好的现代化——习近终生态文明思想对全球可持续进展的理论贡献与实践引领》,21日在成都举行的2025全球熊猫伙伴大会上面向全球发布。当日,智库报告也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南方现代化论坛上发布。相关内容引发多国专家热议。
参加全球熊猫伙伴大会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问委员会委员、非洲联盟委员会前副主席伊拉斯塔斯·姆文查讲,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为全球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比如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取得的发展不但帮助本国减少碳排放和污染,对全球的节能减排也具有重要意义。
多国专家表示,中国是一个进展迅速的国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努力实现碳中和、进展绿色能源有深入理解同时采取了快速有力的行动,中国在这些方面的实践能够成为其他国家的榜样。
德国柏林动物园园长安德烈亚斯·克尼里姆讲,过去十年,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就令人惊叹,这方面的显著改善也让人对将来充满信心,切实的成效证明中国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对全球可持续进展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不仅完善自身环境管理,也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管理体系。多年来,中国积极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国际公约进程,在推动全球可持续进展进程中展现出日益重要的领导力。
习近终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胡军讲,中国是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行动派和实干家。有力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答应,并提出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
克尼里姆讲,中国在推动全球气候谈判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出了众多前瞻性的理念、项目与技术方案,有助于各国探寻合适的环境咨询题解决方案。
可持续进展的将来是普惠的将来。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关注进展中国家需求,为全球南方迈向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提供普惠可及的路径方案。与泰国合作推进“曼谷清洁空气”项目、与蒙古国开展“利用太阳能光伏系统改造乌兰巴托蒙古包区”项目、与非洲维多利亚湖区相关国家的专家分享中国鄱阳湖管理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在全球环境和蔼候管理多边平台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泰国生态保护专家佩奇·马诺帕维特在谈到生物多样性方面时讲,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主席国,成功推动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中国的领导力塑造了前进方向并激励着包括泰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参与其中。
印度尼西亚野生动物保育专家詹森·马南桑表示,中国在环保技术领域持续创新并推进大规模应用,并且积极推动相关成果的国际共享。他讲,在全球绿色转型过程中,许多进展中国家仍面临诸多挑战,期待中国接着发挥建设性作用。
胡军讲,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经过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43个进展中国家签署55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坚持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推动绿色技术普惠共享,助力全球南方提升气候韧性与民生福祉。
姆文查讲,作为非洲人,他看到中国的生态进展历程与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中相关内容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中国和非洲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野生动物保护和可持续农业等方面的合作日益深化。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