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深圳外贸17.4万亿元 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球竞争力
【文/大湾区经济网编辑张琼】
“从给美国超市代工到创立自有品牌,从亚马逊直销到海外仓布局,深圳完整的产业链和外贸生态让我们每一步升级都有支撑。”深圳某数码科技公司创始人赵伟钦的创业历程,正是深圳外贸40年蝶变的缩影。2024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5万亿元,时隔9年重夺内地“外贸第一城”桂冠,出口总值实现32连冠,以“规模扩张、结构优化、韧性增强”的高质量进展态势,铸就全球竞争新优势。
规模与增速
五年增长五成民企撑起七成交付
深圳外贸体量实现跨越式增长,2019年突破3万亿元大关,2024年攀升至4.5万亿元,五年间增幅超50%,年均增速稳定在9%左右,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龙头引领+中小企业协同”的生动实践:华为2024年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同比增长22.4%,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全球份额持续扩大;全市4.7万家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贡献3.16万亿元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4.2%,占全市外贸总值的70.2%,成为外贸增长的主力军。
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城”,深圳拥有全部31个创造业大类,形成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从人工智能到生物医药的梯次型产业体系。2024年出台的五外联动“25条”、稳外贸“24条”等政策精准发力,启运港退税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外贸量质齐升注入强劲动力。
从“代工贴牌”到“深圳智造”
高科技产品成出口新支柱
在深圳时空壶科技展厅,W4ProAI同传耳机正在进行多语种实时翻译演示。这款曾击败人类译员的智能设备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4300个行业,折射出深圳外贸“含新量”的显著提升。从传统加工贸易到普通贸易主导,从“贴牌出口”到“品牌出海”,深圳外贸结构实现历史性跨越。2024年,普通贸易进出口2.47万亿元,同比增长19.2%,占外贸总值的54.9%,较“十三五”末提升近7个百分点。
高科技产品成为出口增长引擎,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出口增速分别达42.3%、34.0%、58.2%。华为的5G设备、大疆的无人机系统、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等“深圳智造”产品,正从“单项冠军”向“系统解决方案”升级,推动外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
东盟跃居第一大贸易伙伴
新兴市场贡献三成增量
“非洲10亿人口的消费升级,为我们的‘三防’手机打开了蓝海。”深圳市冠群电子联合创始人熊信安介绍,公司防水防尘防摔手机今年前5月出口增长34.7%,在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市场占有率稳居前三。2024年,深圳对非洲出口手机达3.4亿元,同比增长19.1%,成为新兴市场开拓的生动注脚。
深圳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容,2024年对东盟进出口1.63万亿元,同比增长21%,首次超越香港地区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占比提升至36.1%;对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速均超15%,多元化布局有效对冲传统市场波动风险。
从“规模扩张”到
“价值制造”的跨越
深圳外贸的“重回第一”,不仅是体量的回归,更是进展模式的质变。经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市场多元,深圳正以全球价值链高端参与者的身份,为构建新进展格局提供强大动能。将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深化、全球数字贸易枢纽建设提速,深圳外贸将持续释放高质量进展红利,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开放胸怀与产业韧性,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深圳力量”。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