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 | 如何防治儿童猩红热?
科普一下 | 如何防治儿童猩红热?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猩红热进入高发季!近期也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被确诊猩红热,出现发热、咽炎、全身皮疹等症状。什么是猩红热?如何防治儿童猩红热?请专家科普一下。(科普时报实习记者王文洁制作吴桐)来源:中国科技网
2024年06月26日
科学新发现 | 打鼾终于有药可治了!
科学新发现 | 打鼾终于有药可治了!
打鼾不一定代表睡得香,更可能是诱发猝死的一种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其特征是由于上呼吸道完全或部分阻塞而反复出现不规则呼吸。据近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网络版上的论文,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证明了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替西帕肽
2024年06月26日
科普一下丨“嫦娥”回家,鹊桥二号中继卫星还有用吗?
科普一下丨“嫦娥”回家,鹊桥二号中继卫星还有用吗?
6月25日,嫦娥六号成功返回地球。此前,它在月球背面着陆、取样、起飞的消息都经由鹊桥二号中继卫星传回地球。作为架起地月通信的“桥梁”,鹊桥二号是如何工作的?后续它还有哪些任务?请专家科普一下。(科技日报记者史诗制作胡宇彤)来源:中国科技网
2024年06月26日
韦布望远镜发现最早球状星团,位于大爆炸后4.6亿年的“宇宙宝石弧”星系
韦布望远镜发现最早球状星团,位于大爆炸后4.6亿年的“宇宙宝石弧”星系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据《自然》24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瑞典科学家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在宇宙大爆炸后4.6亿年的一个星系中发现了球状星团。这可能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圆球状星团,这一发现有助人们理解早期宇宙中星系的形成。哈勃望远镜
2024年06月26日
强磁风助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生长
强磁风助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生长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包括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科学家在内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借助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LMA)望远镜,发现了一种由磁场产生的强大旋转风。他们认为,这种强风正是帮助位于ESO320-G030星系中心的超大质
2024年06月26日
利用血液发电并测量电导率 新型芯片可快速监测健康情况
利用血液发电并测量电导率 新型芯片可快速监测健康情况
科技日报记者张佳欣据近日发表于《先进材料》杂志上的论文,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设备,可利用血液发电并测量血液电导率,这一创新有助于医疗测试的进一步普及。图片说明:《先进材料》杂志血液电导率是评估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主要由基本电
2024年06月26日
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发布
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发布
巴黎奥运会开幕在即,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6月25日在北京发布。领奖服延续“冠军龙服”的设计,传承经典中式版型与留白主色调,将“龙鳞”“龙须”等元素与压花纹路、拼接、刺绣等工艺相结合,向世界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展现新时代中国运动员拼搏
2024年06月26日
“了不起的成就” 联合国点赞嫦娥六号任务
“了不起的成就” 联合国点赞嫦娥六号任务
央视记者徐德智△2024年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当地时间6月25日,在回答央视记者提问时,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表示,嫦娥六号任务的成功执行是“了不起的成就”,并表示这是国际合作在外层空
2024年06月26日
为什么是四子王旗?
为什么是四子王旗?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你也许不知道这个地方但一定听过和它相关的故事无人机拍摄的四子王旗照片。新华社记者连振摄遨游太空的“神舟”九天揽月的“嫦娥”都和它有着奇妙的交集马群在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上觅食。新华社记者连振摄聊起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这
2024年06月26日
这些硬核技术护送嫦娥六号安全回家
这些硬核技术护送嫦娥六号安全回家
科技日报记者付毅飞6月25日,携带着“月背土特产”的嫦娥六号返回器载誉归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标志着人类航天器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实际上,从太空到四子王旗预定落点的归家路可谓环环相扣、不容有失。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航
2024年0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