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丨我国将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赵文君)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有关举措。
“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开展涉企收费管理关于企业进展至关重要。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有利于打造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自由便利的市场环境,进一步稳定各类经营主体预期、提升进展信心。”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表示。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将所有收费项目均纳入清单并对社会公开,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额度,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依法依规对存量涉企收费政策进行清理。
“清单化治理特别清楚,让企业明白哪些费应该交,哪些费不应该交,避免各种巧立名目收费。”薛军讲,会议提出,对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越权设立的涉企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对擅自提高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这是从监管、追责等方面综合施策,将从源头上杜绝涉企乱收费咨询题,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去年共查处各类主体涉企违规收费案件3042件,责令收费主体退还企业13.6亿元。
据了解,当前一些地点整治涉企违规收费拿出实招。如采取涉企收费哨点监测模式,进一步提高涉企收费行为的透明度;聚焦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水电气暖等关键单位和领域,深入了解涉企收费政策执行事情;监管部门向企业发放涉企收费事情调查咨询卷,征集违规收费咨询题线索,进一步拓宽涉企违规收费投诉渠道。
专家表示,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对乱收费行为的惩戒力度,综合运用市场监管、行业监管、信用监管等手段,严厉打击各类违规收费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乱收费咨询题的源头管理,有效解决增加企业付费义务、加重企业负担等咨询题。此外,完善常态化咨询题线索收集机制,建立涉企收费监测点,充分发挥“前哨站”作用。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