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强科技短板 赋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权威部门解读《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
补强科技短板 赋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权威部门解读《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
科技日报记者都芃日前,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科技支撑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专项部署。科技创新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由于我国文物事业起步较晚,基
2023年11月24日
AI为何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AI为何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想象一下,向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询问一个不存在的历史事件,比如“谁赢得了1897年美国和南极洲之间的战斗?”即使没有这样的战斗,AI聊天机器人也可能会提供一个虚构的答案,例如“1897年的战斗是由美国赢得的,约翰·
2023年11月24日
太阳系内最危险的五颗小行星|今日视点
太阳系内最危险的五颗小行星|今日视点
OSIRISREx为贝努拍摄的照片。图片来源: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上个月公布了采自45亿岁小行星贝努的样本照片和初步研究成果,贝努的样本中存在碳和水的相关证据,表明这些构成地球生命的基本元
2023年11月24日
新型炭材料创下储能纪录,有望推动超级电容发展|总编辑圈点
新型炭材料创下储能纪录,有望推动超级电容发展|总编辑圈点
概念图艺术描绘了机器学习找到理想电容储能材料的过程。它的炭框架(黑色)带有氧(粉红色)和氮(绿松石色)功能基团。图片来源: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在机器学习的指导下,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创纪录的炭基超级电容
2023年11月24日
无明显来源,能量异常高,“天照”粒子:新的宇宙之谜
无明显来源,能量异常高,“天照”粒子:新的宇宙之谜
超高能宇宙射线的艺术渲染图,以阐明极高能的现象。图片来源:大阪都立大学、京都大学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一个高能粒子从太空坠落到地球表面,目前尚不清楚它来自何处,甚至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实际上是科学现实。这种能量
2023年11月24日
科技新突破丨废木柴里“长”海鲜
科技新突破丨废木柴里“长”海鲜
船虫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双壳类动物,它们可以将废弃木材转化为高营养的蛋白质,在6个月内就能长到30厘米。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完全控制的全封闭水产养殖系统,利用原本会被填埋或回收的木材,就能将船虫培育成营养丰富的海鲜,并将其命名为裸
2023年11月23日
科技新突破丨自主挖掘机器人筑了堵石墙
科技新突破丨自主挖掘机器人筑了堵石墙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开发出一款新型自主机器人挖掘机HEAP,具有扫描、数字清点和堆垛材料等功能。在没有人类操作员帮助的情况下,这个12吨重的机器人构筑了一堵稳定、无砂浆的石墙,包括组装了一段10米长的独立墙和一段65米长的挡土墙,并在此过
2023年11月23日
2岁以下婴幼儿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热点问题解读之四
2岁以下婴幼儿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热点问题解读之四
通讯员 刘慧 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据媒体报道,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已取代支原体,成为近期感染高峰的主要病原体。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王全意介绍,从呼吸道病原学监测结果来看,当前北京市全人群呼吸道感染报告病例数居前三的
2023年11月23日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1.2亿年前真兽类的中耳结构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1.2亿年前真兽类的中耳结构
科技日报记者陆成宽我们敏锐的听觉是怎么演化来的?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发现1.2亿年前的真兽类新物种——梦幻小兽。基于对梦幻小兽研究,他们首次揭示了早白垩世真兽类的中耳结构,并结合古生物学和发育生物
2023年11月23日
太阳上首现“极光秀”
太阳上首现“极光秀”
太阳上首现“极光秀”。图片来源:新泽西理工学院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科学家首次发现了由加速穿过太阳黑子的电子引起的极光信号,这些无线电波与地球上的北极光惊人的相似。科学家此前曾从其他遥远恒星内探测到类似极光的无线电信号,此次是
2023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