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心肌炎做什么检查 年轻人得心肌炎的原因
怀疑是心肌炎的话都要做什么检查呢?
1、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或T波异常等改变,2、心肌酶CK、CKMB明显升高,3、心脏听诊可以听到有心律不齐、奔马率等,4、有胸前区不适。要是符合一上四点,那临床上就能够拟诊心肌炎了!
确诊心肌炎该做如何样的检查?怎么治疗?
一、心电图:心电图异常的阳性率高,且为诊断的重要依据,起病后心电图由正常可忽然变为异常,随感染的消退而消失。要紧表现有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
二、X线检查:由于病变范围及病变严重程度不同,放射线检查亦有较大差别,大约1/3-1/2心脏扩大,多为轻中度扩大,明显扩大者多伴有心包积液,心影呈球形或烧瓶状,心搏动减弱,局限性心肌炎或病变较轻者,心界可彻底正常。
三、血液检查:白血球计数在病毒性心肌炎可正常,偏高或降低,血沉大多正常,亦可稍增快,C反应蛋白大多正常,GOT、GPT、LDH、CPK正常或升高,慢性心肌炎多在正常范围。
怀疑心肌炎做什么检查年轻人得心肌炎的缘故
四、有条件者可做病毒分离或抗体测定。
心脏病康复汤中富含营养心肌的多类皂苷物质,可迅速修复、滋养受损的心肌细胞,促进心肌细胞生成,恢复心脏功能,从而治愈心肌炎。
怎么检查心肌炎
(1)心电图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检查以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为主,少数浮现病理性q波。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常示左室肥厚及st-t改变,部分浮现q波,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常见。
怀疑心肌炎做什么检查年轻人得心肌炎的缘故
限制型心肌病:心电图示低电压、心房和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和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
u3000
u3000
(2)体格检查
肥厚型心肌病:体检心界可向左扩大,心前区可闻及收缩中、晚期喷射性杂音,第二心音常分裂。
限制型心肌病:查体心脏搏动弱、心音纯、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闻舒张期奔马律及心律不齐。
u3000
u3000
(3)超声心动图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示心脏各腔室扩大,室间隔、左室后壁运动减弱,射血分数降低,左右心室流出道扩大。
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对本病诊断价值很大,表现为室间隔和左心室壁肥厚,二者厚度之比多大于正常的1.3:1。临床表现,结合超声心动图和心室造影检查常可确诊。
限制型心肌病: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腔狭小、心尖部闭塞、心内膜增厚和心室舒张功能严重受损。
u3000
u3000
(4)其它:
u3000
u3000
怀疑心肌炎做什么检查年轻人得心肌炎的缘故
心室造影检查可看到肥厚型心肌病示的心室腔缩小,肥厚的心肌凸入心室腔内。在扩张型心肌病的检查中,x线可看出心脏轻度扩大,部分可见心内膜钙化阴影。
怎么诊断是否为心肌炎
典型的心肌炎在发病前1-3周要有明确的感染,发感冒、咳嗽、咳痰或其它部位的感染,合并发热,再算是心慌,胸闷、胸痛、气促,检查心电图存在心律失常,心肌酶高,但临床上并不是所有的病例都典型,从你目前所讲的事情看心肌炎基本能够明确,假如不治疗或治疗完全可变成慢性的,如心律失常始存在,能够演变成心肌病,如此会很糟糕。
怎么样辨别心肌炎?
心肌炎要紧是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细菌、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原虫、蠕虫等感染,也能够引起心肌炎,但相对少见。非感染性心肌炎的病因有药物、毒物、放射、结缔组织病、血管炎等等。普通心肌炎的病人,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发病前1到3周会有病毒感染的症状,比如发热、全身倦怠、肌肉酸痛,或者是恶心呕吐的消化道症状,随后能够浮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甚至晕厥,甚至严重的会浮现猝死。最重要的是要做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检查,结合病史去诊断心肌炎。
心肌炎的其他辅助检查有哪些?
(1)心电图:要紧有ST段和T波变化,T波压低或倒置,有时呈冠状T波变化,ST段变化普通较轻;心律失常较常见,除窦性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动过缓外,可浮现各种异位心律,如房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或房颤,交界区期前收缩,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并可浮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约1/3患者可有Ⅰ至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迅速进展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传导阻滞可浮现于急性期,在恢复期消失,也可因瘢痕愈合而产生永久性的传导阻滞,或由瘢痕灶而引致过早搏动的间断浮现,Q-T间期延长,低电压;少数患者可浮现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Q波。
(2)X线检查:局灶性心肌炎无异常发现。病变属弥漫者可见心影扩大,心脏搏动减弱,有心力衰竭者则有肺充血或肺水肿。并发心包炎者可因心包积液而心影增大。
(3)超声波: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心腔扩大,心室功能和舒张功能减退,舒张末期径增加,常见有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包括心尖部、后壁和游离壁。在发病后数天数周内浮现心室壁厚度增加,在数月后可消失,认为与间质水肿有关。
(4)心内膜活检:多用活检钳经静脉系统入右心室,在室间隔右侧钳咬心内膜心肌标本,做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特异性病毒RNA等检测。心肌标本在镜下可见心肌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及肌纤维变性、坏死,心肌细胞损伤可表现为空泡形成,细胞外形不规则以及细胞破裂伴淋巴细胞聚集在细胞表面。后期显示炎细胞浸润消失,可见少数远离心肌纤维的炎性细胞,间质有明显局灶性、融合性或弥漫性纤维化等病理改变。然而,心内膜心肌活检组织病理形态学办法诊断心肌炎的敏感性低,且不具病因学鉴别诊断价值。
采用直截了当免疫荧光法和免疫过氧化酶细胞标记法定量评价心肌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可提高心肌炎诊断的敏感性。此外,采用统一诊断标准可避免病理结果推断的混乱。近年来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心肌活组织中病毒核糖核酸的手段,已用于心内膜心肌活检的冰冻切片,进行肠道病毒RNA的原位杂交,检测心肌中病毒RNA或DNA,如检测到病毒RNA则是病因诊断的最特异和最可靠的依据。
(5)放射核素检查:2/3患者可见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动物模型的研究提示放射核素111铟(111In)标记单克隆抗心肌肌球蛋白抗体扫描显影对检出心肌炎有潜在的用途。临床研究也证明有较好的敏感性。然而,大部分扫描阳性而活检结果阴性。
这些表现可能表明小部分患者为假阴性结果,而大部分患者为假阳性扫描。对临床怀疑心肌炎,而扫描阳性的患者,不管心肌活检是阳性或阴性,同意免疫抑制治疗后>75%患者左心功能明显改善。
相反,扫描阴性的患者,仅有16%的患者左心功能改善,与在其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一样,抗心肌肌球蛋白抗体扫描显影并不是彻底特异性的,但其敏感性足以提示心肌炎的诊断。此外,扫描阳性可为推断预后提供有用的信息。
(6)病因学检查:依照不同病因而有不同发现。伤寒时,血、大便培养可阳性;脓毒血症或菌血症时,血培养也可有细菌生长。
病毒性心肌炎可从咽拭子或大便中分离出病毒,血清中特异抗体增高,柯萨奇IgM抗体阳性。如作心肌活检则可能从心肌标本中分离出病毒,或用免疫荧光法找到特异抗原,或在电镜检查下发现病毒颗粒。
来源: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