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内需政策料加码 物价水平有望企稳回升

时间:2023-12-11 16:37:30 推荐 345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5%;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0%,环比下降0.3%。

专家表示,近期食品、能源等价格波动下行等因素,致CPI和PPI增速均有所回落。将来,扩大国内需求的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随着食品供给扰动减弱、需求季节性回升及相关政策进一步显效,物价水平将逐步企稳回升。

CPI同比有所下降

“11月,受食品、能源价格波动下行等因素妨碍,CPI有所下降;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接着保持温柔上涨。”国家统计局都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

从同比看,CPI下降0.5%。“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要紧是能源价格同比由涨转降,对CPI同比的下拉妨碍比上月增加0.19个百分点所致。”董莉娟表示,非食品中,能源价格由上月上涨1.2%转为下降1.3%;食品价格下降4.2%,降幅略扩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31.8%,降幅扩大1.7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CPI下降0.5%。“环比下降要紧是天气偏暖农产品供应充足、国际油价下行和出行等服务消费需求季节性回落妨碍。”董莉娟讲,11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9%,降幅超季节性水平(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妨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其中,生猪出栏量有所增加,加之天气偏暖部分腌腊需求延后,猪肉价格超季节性回落,下降3.0%。

“11月,CPI环比、同比均有所回落,要紧缘故是食品价格下行偏快,以及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讲。

猪肉价格方面,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受产能去化偏慢、供给充足,以及下游需求旺季不旺等因素妨碍,11月猪肉价格保持低迷,依旧是拖累食品价格的最要紧因素。

多位专家表示,将来扩大国内需求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力,促进消费和内需稳步修复。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从物价数据对政策指引来看,需求端政策有望接着保持积极取向。温彬表示,应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经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经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展望将来,王青预计,伴随“猪周期”逐步走出底部,居民消费进一步修复,2024年CPI同比中枢有望从今年0.4%左右的低位,逐步回升至1.3%左右。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在居民需求有所恢复和年底出行需求增加的妨碍下,将来核心CPI有望企稳回升。

PPI环比由平转降

董莉娟表示,11月,受国际油价回落、部分工业品市场需求偏弱等因素妨碍,全国PPI环比由平转降,同比降幅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11月3.0%的PPI同比降幅中,翘尾妨碍约为-0.5个百分点,上月为-0.4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妨碍约为-2.5个百分点,上月为-2.2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3%;日子资料价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2.8%、2.5%,合计妨碍PPI环比下降约0.13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四成多。”董莉娟讲。

从同比看,PPI下降3.0%,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4%,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日子资料价格下降1.2%,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要紧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由上月同比上涨转为下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同比降幅均扩大;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创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降幅均收窄。

温彬分析,11月PPI同比降幅连续第二个月扩大,要紧缘故在于: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传导至国内;另一方面,国内下游需求复苏有所反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PPI回升。并且,去年同期PPI环比上行,也抬升了本月的同比基数。

温彬预计,年内我国工业企业需求将保持回暖趋势,但由于全球经济减速导致的外部通胀输入减弱,且外需短期回暖相对温柔,PPI同比仍将在一段时刻内处于负值区间。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认为,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求之下,将来,随着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水泥和黑色金属加工业等建材价格有望上涨,预计中长期内物价数据呈现回升向上的变化趋势。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