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追“新” 筑“基”引“智”——写在拉萨数字经济专场招商推介会召开之际

时间:2025-10-29 15:02:05 推荐 329

魅力高原,数动拉萨。

10月29日,拉萨数字经济专场招商推介会走进“江海明珠”南通。从雪域高原到江淮平原,苏拉协作的深厚情谊跨越山海;从拉萨河到扬子江畔,水流奔腾,激起朵朵“数字浪花”:

——2025年1月-8月,拉萨规上数字经济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7.53亿元;截至8月末,拉萨数字经济规上企业累计达35家,占西藏全区总量的58.33%;

——拉萨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已开通试运行,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连点项目基本建成;5G基站累计达7486个,实现行政村5G通达率98.7%;

——今年5月,江苏与拉萨携手成立的“将来网络高原创新实验室”揭牌,标志着苏拉两地将在将来网络、数字产业等领域开展深度协同合作。

数字经济被拉萨列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作为面向南亚地区开放的重要通道,拉萨深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以数字经济为锚,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推动区域竞争力拾级而上。依托清洁能源、零碳数据、气候适宜等高原独特资源禀赋,拉萨数智产业加速进展。

数智共生,产业强市。眺望前方,拉萨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进展新画卷缓缓铺开:数字基础设施进一步集约智能,数据资源进一步共享开放,数字经济快速进展,数字政务高效协同。

新华社图片

公司供图

打造新质力量,千年古城换“数”颜

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与唐古拉山脉盘踞南北,孕育着广袤冰川,润土发祥,亘古而今;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奔腾不息,滋养着藏族文化,万物旺盛,延绵千年。

身处高原腹地,拉萨生生不息。

目之所及,滇藏铁路、川藏铁路、新藏铁路等一条条“钢铁巨龙”以磅礴之势向拉萨挺进,还有一条条看不见的“数字高速公路”穿梭于“日光城”,为拉萨经济进展注入新动能。

——数字基础设施先行,推动高原“冷资源”落地为“热产业”。

2022年10月,中国挪移西藏公司投资7.39亿元,建造了一座极具科技感的中国挪移(西藏拉萨)数据中心——系目前西藏唯一A级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以打造下一代低碳智能数据中心为目标,以模块化+智能化为抓手,从架构、供电、温控、营维等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数据中心的建设,全面建成后可提供6600个机架。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组成部分,为数字经济的进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西藏2024年发布的《“算力珠峰”高质量进展行动打算(2024-2026)》提出,在拉萨建设西藏自治区算力中心节点。

坐落于拉萨高新区的西藏宁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依托西藏的清洁能源,打造了全球海拔最高的绿色大数据中心。一方面,为智能网联汽车、航空工业、电力物联网、影视渲染等工业互联网领域提供算力加速服务,经过数据训练和仿真模拟进展人工智能平台;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和拉萨国际数字经济园区建设,使用拉萨国际关口局和国内外运营商线路带宽,面向南亚提供高性价比的数据服务。

——传统产业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聚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走进拉萨经开区西藏高争民爆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中心能够看到,48块电子显示屏组成的环绕式监控平台好似“千里眼”,将公司各地库房、生产线和地面站及运输车辆实时状态一览无余,而且还能对厂线和库区内外实施24小时无死角设防,在遭遇外物侵入时,能快速发出预警提示。另外,公司正积极打造5G绿色工厂,实现智能创造“数字孪生”。

拉萨高新区经过认定数字化转型骨干企业、培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等措施,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数字化进展水平。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为西藏经济的可持续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公司始终坚持‘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理念,以创新为驱动,以技术为支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为企业的高质量进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这些成果不仅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和安全保障的增强上,更体现在企业治理模式的变革和行业妨碍力的提升上。”西藏华泰龙矿业开辟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维表示,公司已完成制定《西藏华泰龙智能化矿山建设规划》,规划按照矿石流顺序,从地质测量,采选尾矿,然后到配套基础设施和上层管控平台,规划建设50余个子系统,总投资预算约3.3亿元,分成三期建设。

——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打造新型智慧都市。

2022年4月,拉萨市检察院主动迎接数字化挑战,全面启动数字检察监督平台建设;2022年6月,拉萨市检察院运用智慧检务,召开首次线上“云听证”;为破解经营场所证明材料核验难题,拉萨高新区将DeepSeek技术引入政务服务领域,经过企业和个体审批一体机,打造了具有高原特色的“智慧政务”新模式。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进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拉萨积极响应国家对于“数字中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号召,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

大力进展数字社会,政务服务惠民生。截至2024年6月,拉萨已实现网上办事“一次注册、多点互认、全网通行”,接入门票预约、医保卡服务、工资查询、实时公交等80余个便民应用。拉萨市政务共享交换平台与国家、自治区共享交换平台实现级联,为全市55个政府部门提供数据共享服务,编制1400个政务数据目录。开放政务服务、交通、旅游、教育、环保等13个领域数据集489个,数据交换总量达244.48亿条,汇聚数据5.22亿条。

拉萨数字经济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进展部部长孙靖宇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数产集团深度参与都市数字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实施拉萨市公安局警务信息化、交警卡口测速系统等项目,旨在搭建覆盖全域的可视化指挥与安全防控网络,为都市管理数字化提供核心支撑。此外,数产集团围绕“三个中心”建设,积极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推进拉萨市数据中心规划建设。

拉萨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拉萨数字经济产业具备三大特点:一是区域辐射力强。成立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成功创建“双千兆”都市。二是数字经济产业集聚。成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辟区,2025年1月至9月,新增99家数字经济企业,累计达到2887家,合计收入59.67亿元,同比增长7.55%。三是国际化与品牌妨碍力提升。作为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永久分会场,吸引120余名院士、专家及企业参与,推动50余家区内外企业参展。

随着更多优质项目、前沿技术和创新资源加速汇聚,拉萨正以开放姿态全面拥抱数字浪潮。

公司供图

立足资源禀赋,打好政策组合拳

今年7月,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拉萨高层论坛在拉萨举行。签约环节,西藏紫金物流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等12家企业与拉萨高新区、经开区达成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近30亿元,呈现出“签约即推进、落地即见效”的务实特点,进一步夯实拉萨数字经济进展的产业基础与资源支撑。

近年来,拉萨高新区积极走出去,前往北京、成都、深圳等多地开展招商引资系列活动,与重庆百智智慧、四川辰鳗科技、成都思瑞奇信息等16家企业进行意向签约,签约金额30余亿元。

一份份成绩单背后,不免让人深思,这座平均海拔3650米的高原都市到底做对了什么,又有哪些独特优势,让一家家优质数字经济企业在此落子、进展?

——政策红利“强磁场”,全周期服务诚意满。

“自2023年9月入驻拉萨以来,拉萨高新区赋予我们一系列帮助和优惠的政策。企业2024年的产值在1800万元左右,解决大学生就业9人,实现税收50多万元。”西藏凌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文涛讲。凌光能源是一家要紧从事清洁能源供暖及光热发电相关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集成、运维全生命周期的企业。

朱文涛的感觉是实打实的。拉萨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给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拉萨高新区创新推出“1+6+N”政策组合拳,切实为企业降本增效、赋能进展。

具体而言,“1”即1个招商引资工作治理方法,搭建规范高效的合作框架,明确企业入驻流程与进展路径,让政策执行更清楚、企业预期更稳定;“6”即6大专项政策,精准覆盖产业进展扶持资金、产业进展若干政策、数字经济产业园配套、标准化厂房供给、电价优惠补贴、人才公寓保障等核心需求,从资金、空间、成本、人才等维度全方位为企业减负松绑;“N”即N项叠加政策,整合现行区、市、援藏政策资源,所有政策均按“就高不就低”原则执行,确保企业享受到最优厚的政策支持,实现“落地有保障、成长有助力、壮大有支撑”。设立15亿元“拉萨市产业强市母基金”,在高新区等重点区域构建“1+N”母子基金架构,拉萨高新区子基金共计3亿元,分两期实施,每期1.5亿元。

拉萨独有政策“格桑花行动”助力企业向上进展。以《西藏自治区“格桑花行动”打算涉企优惠政策》为核心,围绕企业上市、金融支持等7大领域,推出71条精准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西藏企业,上市审核开启绿色通道,实行“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

为了招引、留住数智人才,拉萨狠下功夫。政策保障方面,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打算,提供住房补贴等专项支持;产教融合方面,拉萨市人民政府与西藏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搭建“育人+就业”联动平台(重点布局新能源、大数据等专业),组建高新区产业研究院,推动“纳金实验室”实体化落地。“纳金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领衔,围绕信息科学技术、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研发应用,打造集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产业服务于一体的人工智能领域实验室,助力拉萨信息化产业转型和数字经济进展。

——清洁能源硬支撑,带来超低运营成本。

今年10月,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负责建设的堆龙德庆邦村200兆瓦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它是西藏自治区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拉萨市2024年新建装机规模最大的电力保供项目。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200MW,同步配套建设160MWh储能系统,投产后年均发电量约3.52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10.6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19万吨,其配套储能系统可在夜间连续4小时稳定供电。

拉萨,这座日光之城,年日照时刻长达3500小时,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近年来,在政策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光伏产业项目在拉萨落地生根,风电、光热等清洁能源项目也多点开花。

低温、低压、低氧、低硫、低湿的自然环境是建设运行大型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的天然宝地,拉萨当仁不让。同时,为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拉萨制定落实数字经济电费补贴配套政策,每度电最低仅为0.25元,有力推动全市的数字经济产业稳步增长,各项指标均处于西藏自治区前列。

拉萨进展数字经济的比较优势鲜明:一是自然条件优势,低温气候降低数据中心散热成本,清洁能源(水电、光伏)保障稳定供电;二是政策叠加优势,国家级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等政策红利,配套“1+6体系”招商引资政策;三是区位战略优势,作为南亚开放节点都市,可构建跨境数据流通枢纽。

展望“十五五”阶段,拉萨将进一步主动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布局,深入推进“数兴城”战略,奋力开启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进展新篇章。拉萨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拉萨将聚焦稳定、进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构筑“1241”信息化进展体系,以数据要素高水平流通应用、驱动拉萨经济社会进展变革为主线,着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拉萨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