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应用到协同管理 数智化驱动金融风险防控升级

时间:2025-10-29 14:44:09 推荐 550

10月28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数智化时代下的金融风险防控与协同管理”平行论坛召开。与会专家认为,在数智化时代浪潮下,应推动监管机构与时俱进,在治理风险的并且,为金融创新留下丰富空间。数字化赋能金融机构的成效已逐步显现,应采取技术筑基、合规护航、协同发力的路径,应对数字化浪潮下的新型风险挑战。

推动监管数智化

“数智化时代金融业面临新挑战。数字经济改变的是金融服务方式,没有改变金融本质规律,也没有改变金融风险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司长谢丹表示,数字技术带来的风险与挑战要紧包括技术风险、合规风险、金融稳定风险。

谢丹表示,在数智化时代金融风险防控和协同管理方面,系统推进金融法治建设颇为重要,要完善金融法律体系,提升监管法治治理的意识,加强风险协同制度建设。

面对数智时代的新挑战,检察机关以法治之力服务保障金融的高质量进展。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葛晓燕介绍,检察机关持续开展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风险工作,今年1至9月,起诉证券犯罪100余件,330余人,起诉私募基金犯罪100余件,260余人。

“检察机关将主动习惯数字时代的新要求,坚持战略统筹,持续发力,全面进步。”葛晓燕表示,检察机关将更好地统筹进展和安全,有力保障合法金融的创新进展,守住金融安全的司法底线。更好地统筹国内和国际,坚持追逃追赃一体并进,刑事民事手段合力运用,深化国际刑事司法协作,最大限度地挽回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并且,更好地统筹治罪与管理,持续推动金融违法犯罪的溯源管理,持续加强全社会的金融法治意识,实现抓早抓小,系统整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进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推进金融监管与时俱进,下一步应推动监管数智化;建立可解释的算法规则;改变理念,治理风险,并且也给金融创新留下丰富的空间。

应对挑战出新招

数字化赋能金融机构的成效已逐步显现。中国农业银行总法律顾咨询、法律事务部总经理,中国银行业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主任赵廷军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正推动银行业加快从数字赋能的互联网服务向智能驱动的新型服务模式演进,从部门级服务向全局智能驱动跨越,不仅深度融入客户精准识别、贷款可视化调查、智能审批等核心业务,更在反欺诈等风险防控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摩根大通中国区联席首席执行官、亚太区首席财务官何耀东介绍,摩根大通今年预计投入180亿美元用于科技研发,目前已落地500多个AI应用场景,印证了持续技术投入对风控能力的赋能作用。

与会专家认为,数字化浪潮给金融行业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结构性变革、提升服务效率之余,新型风险也在不断积聚,呈现“来源多元、形态复杂、传导迅速”的特征。

面对挑战,与会嘉宾们提出技术筑基、合规护航、协同发力的破局路径。技术是风控升级的核心支撑。赵廷军表示,需夯实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强化数据采集质量与模型统筹治理,筑牢网络安全底线,保障资金系统与客户信息安全。

合规与法治体系建设是风险防控的“压舱石”,赵廷军建议适时修订法律明确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基本规则、监管框架和法律责任,完善全链条金融监管机制,依法打击涉人工智能的金融诈骗、妨害金融治理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针对新型民事纠纷出台司法解释或发布指导性案例,强化金融业高质量进展的法治保障;何耀东则表示,金融机构需将合规贯通业务全流程,成立特意团队审核科技活动合规性,并与监管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动态适配监管要求。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