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五五”全球热词看中国新机遇

时间:2025-10-26 13:20:11 推荐 606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味议23日闭幕。全会审议经过了《中共中央对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这次重要会议引发多国人士和国际舆论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十五五’规划”“高质量进展”“绿色创新”“高水平对外开放”“互利共赢”……这些全球媒体和学者热议的关键词,展现了世界关于共享中国进展新机遇的热切期待。

这是2025年3月19日拍摄的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滴水湖畔的西岛中银金融中心项目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以“五年规划”为世界提供确定性

新华社记者借助大数据工具,梳理了世界各地105家媒体近期对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报道,结果显示“五年规划”是最高频浮现的词之一。各国媒体和学者认为,“十五五”规划建议不仅是中国将来五年的进展蓝图,对世界也具有深远妨碍。

西班牙《世界报》的文章讲,对中国人民而言,每一个五年规划都显著改善了民众日子,并引领着那个东方大国的进展进程。五年规划是一幅战略路线图,描绘着今后五年里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进展目标。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家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巴国际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咨询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讲,中国提出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五五”阶段对这一目标而言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五五”规划建议具有广阔的战略视野,将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多国媒体和学者认为,“十五五”规划建议展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稳健、务实的进展前景”,给世界注入信心。

巴西《论坛》杂志指出,国际形势正记忆剧烈变化,中国凭借长远眼光和战略规划展现出的进展稳定性和政策连续性备受全球关注。《哈萨克斯坦实业报》评论,当今中国是“确定性的绿洲”,中国的五年规划将推动本国进展,也将为全球稳定进展作出贡献。

“我们密切关注中国的管理规划。”《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援引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埃迪尔·拜萨洛夫的话报道,中国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中国的稳定进展对进展中国家,非常是对中亚等中国周边地区将产生重要积极妨碍。

以“创新”“绿色”推进高质量进展

这次会议提出的“十五五”阶段经济社会进展的要紧目标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高质量进展”是国际媒体相关报道中另一个高频词。与此相关,“创新”在外媒报道中被频频提及。

这是2025年7月1日在位于合肥的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体验馆内拍摄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模型。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在中国将来的重点任务清单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是重中之重,展现了中国对科技进步的高度重视。”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文章认为,中国正在国内消费、数字经济以及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等先进创造业领域巩固高质量进展势头,并推动经济模式转型。

今日欧洲新闻网站尤其关注中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进展等举措,认为中国正在以创新“促进增长引擎的转换”。“这不仅包括把人工智能、绿色创造和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融入产业体系,还包括加强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把创新转化为重要的进展优势。”

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进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漂亮中国。近年来,中国在绿色进展方面成果突出,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跑世界。“绿色”成为国际媒体关注中国推动高质量进展的另一个关键词。

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网站文章展望,中国钢铁、化工和机械等传统行业将进行“智能”和“绿色”升级。

伊朗“亚洲新闻”网站认为,这次会议强调加快绿色转型,勾勒“漂亮中国”愿景。中国在“十五五”期间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并且,还将接着培育与新能源相关的新兴产业,“绿色生产力”已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在我看来,将来五年,中国将巩固自身在绿色增长与技术创新方面的全球引领地位,为21世纪包容和可持续进展树立标杆。”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讲。

这是2024年11月4日拍摄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场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外景。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以“开放”“一带一路”促进共同进展

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将来进展,更关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开放”成为国际媒体高度关注的“热词”之一。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共同进展的坚定决心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创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服务业开放稳步扩大、自贸试验区在全国范围设立……”加拿大“数字杂志”网站文章细数中国近几年实施的开放措施,指出“中国的进展活力源于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合作”。

“中国不断提升开放水平,扩大合作空间,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合作机遇。”沙特利雅得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阿卜杜勒·阿齐兹·沙巴尼讲,“中国在‘十五五’期间将接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让世界尤为期待。”

很多国际媒体关注到,四中全会公报在提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时,非常提出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对外合作的一张亮丽名片,在外国媒体和学者眼中正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生动体现。

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开行国际旅客列车,从老挝万象站驶出的D888次“澜沧号”列车行驶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境内的中老铁路橄榄坝特大桥上。新华社记者单宇琦摄

“在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今世界,中国的开放政策让各方能够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机遇。”《今日巴基斯坦报》文章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已进入新时期,向数字互联互通、绿色技术合作等领域拓展,不断为巴基斯坦等合作伙伴提供新机遇。

土耳其安卡拉全球问集团总裁居尔叙姆·阿克布卢特讲:“中国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给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福祉。”

“中国在以开放姿态与世界携手合作的过程中,让其他国家感觉到平等、互信与相互尊重,是各国值得信赖的好伙伴。”南非经济学家桑迪莱·斯瓦纳讲,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深化同各国互利合作,推动共同繁荣进展,希望推动人类社会拥有一个命运与共的美好将来。

策划:李忠发 韩墨

主笔:席玥 刘赞

参与记者:蒋国鹏 蒋彪 康逸 王腾飞 白舸 罗晨 王海洲

技术支持:王熠 秦玉芳 吕微

统筹:耿学鹏 刘品然 林昊 刘学

新华社国际部出品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