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鼓舞中小学每周一天无作业日 缓解考试升学焦虑

时间:2025-10-26 10:18:51 推荐 407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发布《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旨在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进展水平,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校园与社会环境。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使用适应,通知强调要加强学生网络素质教育,提升其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法治观念,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健康用网。学校应规范治理学生带入校园的智能终端产品,严禁将手机等电子设备带入课堂,切实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并且,鼓舞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息屏行动”,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促进亲子交流与身心健康进展。

在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方面,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强化对网站平台的监管责任,优化算法推举机制,严禁向学生推送可能危害心理健康的不良信息,坚决遏制“贩卖焦虑”“诱导内卷”等违规行为。推广应用“未成年人模式”,加强对动漫、短视频、微短剧、网络综艺、网络游戏及网络文学等内容的治理,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考试升学焦虑咨询题,通知明确要求有效缓解学业压力,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禁止布置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并鼓舞各地各校每周设立一天“无作业日”,让学生有更多时刻自主进展兴趣、参与社会实践和家庭日子。

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通知提出全面落实“体育每天2小时”的目标。各地应鼓舞学校与社区协同合作,开放周边体育场馆资源,为学生放学后开展体育锻炼提供场地保障,增强体质、释放压力。

此外,保障学生充足睡眠被列为重点举措之一。通知重申必须严格执行睡眠治理相关规定,坚决制止超时学习等违规行为,防止过重学业负担和无序竞争挤占学生的休息时刻。学生睡眠状况将纳入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并作为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作息机制。

上述措施体现了教育部对学生全面进展的高度重视,经过多维度协同推进,着力构建支持学生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才。

来源:多特软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