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置率近七成”到“出租率超八成”——西安解放路商圈焕新记
新华社西安10月18日电题:从“空置率近七成”到“出租率超八成”——西安解放路商圈焕新记
新华社记者陈钢、张斌
连续亏损七年后,今年,位于西安市新城区解放路商圈的民生百货解放路店终于扭亏为盈。
“几年前商户陆续退租搬离,商场空空荡荡,到2020年我们陷入困局,一度连职员工资都发放不起。”民生百货解放路店总经理雎海燕颇为感慨,“从2022年开始,我们跟着商圈一同尝试转型,企业终于活了过来。”
这是改造后的西安市新城区民生百货解放路店。新华社记者张斌摄
走进改造后的民生百货解放路店,商业区域拆除围墙、打破“盒子式”结构,引入新型业态,人流熙攘;商务办公区域人气颇旺,排队等候电梯往往就要花费好几分钟。大楼内已入驻很多企业,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办公区并且有上百人在电脑前忙碌。目前,大楼已实现“商办同楼”:1至4层保留商业、5至7层改为商务办公,8至14层配套了酒店式公寓,已基本完成所有出租。
民生百货所在的解放路商圈,紧邻西安火车站,曾是西安最为知名的商圈之一,这个地方聚集着诸多大型百货商场和老字号店铺,承载着几代西安人的经历。很多商场也曾销售火爆,仅民生百货解放路店,高峰期年销售额就曾达到十多亿元。
但近年来,随着解放路商圈基础设施老化、业态升级滞后,以及受城区人口外移、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变化等多重因素妨碍,解放路商圈的人气逐渐下滑,这导致商圈内118万平方米商业楼宇的空置率逐渐接近七成。
面对现实困境,从2022年起,新城区以解放路等区域为核心发力点探究商圈转型进展,经过采取“楼宇盘活、企业招引、产业导入、配套提升、人才回流”等系统举措,全力推动老城区转型进展。
“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一栋栋空楼,更是怎么推动转型与进展的阵痛。虽然传统零售业优势不在,然而解放路商圈固有的交通便捷性、日子便利性和齐全的医疗教育配套仍然具备优势。”西安市新城区副区长赵辉讲,通过区里深度调研,最终确定以“空间重构”牵引“产业重塑”,经过“回购+改造”“商改办”等模式,再配以辖区优质的营商环境,不断为商圈注入新活力。
这是改造后的西安市新城区解放路区域。新华社记者张斌摄
西安艾米商业运营治理有限公司2023年在解放路商圈租赁了2.4万平方米商业,目前已有113家企业入驻其中,基本满员。这家公司的总经理杨娜讲:“我们这个地方大多是初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便利的日子条件特别吸引入驻者。”
记者走访发现,解放路商圈的转型逻辑不局限于“装满了楼”,更注重“植好产业生态”。
西安市新城区大数据局局长郭珮琦讲:“区里谋划传统商圈转型时特别注重引进龙头、带动生态,为此积极对接云上陕西、航投将来、京小盒等近十家头部企业,这些企业的入驻,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石子,涟漪效应已迅速扩散。”
入驻西安市新城区复兴商务中心的一家企业的职员正在办公。新华社记者张斌摄
“过去我们招商是为企业找空间;现在我们招商,是带着产业生态找企业。”解放路区域提升改造办公室主任畅英讲,这种从“招企业”到“育生态”的转变,正在让解放路商圈从单纯的商业载体,升级为具有内生动能的产业社区。
截至目前,解放路商圈已盘活71.4万平方米,其中总面积56.3万平方米的6栋大型闲置楼宇全面盘活,入驻企业超过200家、新增就业2.1万余人,整体出租率已超八成。改造后的复兴商务中心正在着力打造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经济总部基地;解放数创广场已导入共享办公、数字商务等,签约入驻企业商户24家。
这是改造后的西安市新城区复兴商务中心。新华社记者张斌摄
在复兴商务中心上班的马勋讲:“很明显能感受到,曾经热闹的解放路商圈又回来了!”
站在解放数创广场的高层眺望,古老的城墙静默矗立,楼下街区人流如织。传统与现代,在这个地方交汇;空间与产业,在这个地方共振。解放路商圈的“焕新记”证明,老城区并非负担,而是蕴藏巨大潜力的进展空间。只要办法得当、路径清楚,老城区一样能“老树发新枝、焕发新活力”,成为都市高质量进展的生动注脚。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