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

时间:2025-05-24 13:19:55 推荐 617

自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进展行动方案》以来,基金治理人迅速响应行业改革政策号召。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继5月16日首批产品申报后,5月23日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

市场人士认为,结合以往行业实践经验看,预计首批新型浮动治理费率产品将于5月底前启动产品募集发行,6月底前基本完成募集。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注册,充分体现了监管部门对落实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加快推出投资者可感可及改革措施、努力构建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利益回报绑定机制的高度重视。

设置三档费率水平

证监会5月7日发布的《行动方案》明确,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治理费收取机制。

传统上,我国公募基金治理费收取以固定费率模式为主,即治理人按基金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收取治理费。为满足投资者多元需求,行业也自发探究推出了部分浮动费率产品,但总体规模和市场妨碍较小。

与存量浮动费率产品要紧挂钩绝对收益等指标略有不同的是,新型浮动治理费率产品以考察相对收益为基础,即产品业绩是否明显跑赢其业绩比较基准来进行治理费率升降档。

市场人士分析,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在投资运作、销售安排等方面与一般产品保持一致,其核心设计在于治理费率确定方式。与一般产品收取固定费率不同,新型浮动治理费率产品的收费方式将更为细化,将依照每个投资者、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期限以及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表现,在投资者赎回时分档收取治理费。

比如,投资者A购入一只新型浮动治理费的主动治理权益类基金,持有一年以后赎回产品时,治理人将会依照产品年化收益水平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对照事情,计提不同档次的治理费。基本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年化收益水平明显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取得正收益且年化收益显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治理费率。此外,其若在一年以内赎回产品,则不适用分档安排,一律按基准档费率收取治理费。

记者注意到,首批产品为降低投资者和销售渠道理解的复杂度,各家治理人均设置了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的三档费率水平以及年化跑赢6个百分点、年化跑输3个百分点的业绩考察指标。待产品推出一段时刻后,结合产品推广效果和各方意见,各家治理人可能会对前述参数做适当差异化安排,以满足投资者不同需求。

市场人士认为,新型浮动治理费率产品以考察相对收益为基础,既坚持了主动治理权益类基金以专业投资战胜业绩比较基准的功能定位,又强化了“奖优罚劣”及治理人、投资者利益绑定的导向,总体更加全面科学客观。

需要强调的是,在升降档的浮动安排上,有关部门着力引导行业坚持“严格约束、有限激励”原则,设置的升档幅度应明显小于降档幅度,更好体现与投资者的“同甘共苦”。

另有市场人士预计,将有更多类型浮动治理费率产品咨询世。《行动方案》提出,研究推出更多与基金业绩挂钩、投资者回报绑定、鼓舞长期持有的浮动费率基金产品。相关产品应当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坚守专业投资定位、产品设计简单清楚、易于投资者理解同意,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相关创新产品可“成熟一只、推出一只”,尽快向市场推出。

首批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基金

记者了解到,首批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的基金,业绩基准要紧对标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500或者中证800等主流宽基指数,并部分参与港股和债券投资。业绩比较基准中,“A股+港股”的股票仓位中枢普通在80%上下,体现了首批产品鲜明的以权益投资为要紧投资方向的特点。

华夏基金表示,从全市场选股产品入手探究新模式,治理人和基金经理更有信心,后续将在积累运营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对标主题风格类指数的新型产品。

多家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将加强投研支持并坚持长期导向。产品将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并为投资者获取较好的中长期投资回报。

“各家治理人都可不能过于看重当期募集规模和短期利益,将优选基金经理、强化投研支持,努力提升投资者长期投资体验,做好持续销售、持续服务等工作。”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体现“以投资者为本”理念

市场人士分析,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强化基金治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突出业绩比较基准的指引和约束作用。

一方面,产品设计充分体现了“以投资者为本”的核心理念。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此次将基金业绩相关于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作为判定费率浮动的核心,在符合持有期条件的事情下,高于基准一定水平可适度提高治理费率,低于基准一定水平则降低费率。如此的安排有助于探究基金治理人与持有人利益共担机制,激励基金治理人充分发挥主动治理能力,也有望更好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另一方面,突出业绩比较基准的指引和约束作用。市场人士分析,过去公募基金行业对业绩比较基准重视程度不足,浮现过个别基金大幅偏离基准、风格漂移的现象。《行动方案》将推动基金治理费率与基准的相对业绩表现挂钩,引导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更加重视业绩比较基准,严格按照基金合同规定进行投资,避免风格漂移、押赛道等做法,提高公募基金投资行为的稳定性,让投资者“所见即所得”。

对业绩基准的强调也会让基金公司在业绩比较基准的选择上更审慎,将来会选择更可以代表基金经理长期投资理念、投资策略等要素的基准,规范业绩比较基准与产品投资策略的匹配度,进一步防止基金浮现风格漂移。

治理费收取要紧依据基金持有期限和年化超额收益率进行分档,既思考到基金治理人与持有人利益一致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鼓舞投资者长期持有的作用。

依据《行动方案》的要求,基金公司正在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基金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的考核、薪酬也将与基金业绩、投资者盈亏密切挂钩。

华夏基金表示,在如此的考核体系下,基金公司将树立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并贯通于公司管理、产品发行、投资运作、考核机制等基金运营治理全链条、各环节。公募基金行业此前存在的投资者获得感不强、“规模至上”等结构性矛盾将得以缓解,行业生态也将逐步重构,推动公募基金从“规模竞赛”向“价值制造”转型,切实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