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创成果加速落地融入日常日子

时间:2025-05-12 13:19:18 推荐 776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李春宇、吉宁、阳娜)当冰冷的机器贴近日子并被给予温度,总会让人觉得更加亲切。5月8日至11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以实际应用场景展示多项最新研发成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创办于1998年的北京科博会是集中展示中国科创成果的重要平台,今年的展览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有800余家国内外企业和机构参展,涉及信息科技、智能创造、医药健康、绿色双碳等领域。

  在科博会展区,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自动驾驶模拟体验区排起了长队。参观者在现场工作人员指导下,在虚拟场景的显示屏前,经过操作模拟驾驶舱设备,“驾驶”复兴号动车组缓缓驶出北京北站。

  5月8日,观众在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体验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自动驾驶模拟。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从坐高铁到“开”高铁,本届科博会让大众进一步了解差不多融入日常日子的科创成果,并且也经过展览展示勾勒出将来产业的美好图景。

  同样在展区受到围观的还有一款“数字中医”循经调理机器人。该产品利用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视觉系统,能在短时刻内完成全身经络路径的规划提取,由双臂机器人持多物理场调理头,采用高速激震、恒温热场、磁疗技术,精准把控经络部位、刺激强度、刺激深度及其作用时刻。

  “可不能破皮也可不能感受很疼,似乎30分钟就能够经过循经调理机器人完成一次沉浸式的理疗体验,感觉传统中医的现代化进展成果。”中科尚易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徐冉婷介绍,该机器人目前已在北京体育大学为专业运动员提供服务,帮助缓解肌肉疼痛,促进体能恢复。

  5月8日,观众在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了解数字中医循经调理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近年来,随着中医进一步打开国外市场,“数字中医”也将搭上“出海快车”。徐冉婷表示,公司目前在积极规划海外市场,努力让循经调理机器人等更多产品走向世界。

  从事骨科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手术机器人应用的北京长木谷公司则在现场展示了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并发布创新成果“AI+数智骨科全流程解决方案”。

  北京长木谷公司总经理刘星宇介绍,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让骨科手术变得更加精准、高效,有效缩短手术时刻,以人工智能与手术机器人为核心,推动骨科治疗智能化。

  展区内,各类科创成果赋能千行百业。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智能学习机、新款翻译机实现个性化精准服务;工业人形机器人身手敏捷,经过语义程序提高对空间的理解能力,完成搬运工作;垂直爬墙、能检能修的“蜘蛛机器人”可以应对复杂场景,胜任高难度任务……

  科创成果落地同样需要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本届科博会首度设立知识产权服务展示专区,努力为创新主体提供更加专业化、市场化的服务,促进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向经济社会进展竞争优势转化。

  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市发明专利授权量119635件,同比增长10.90%;北京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59.81件,居全国第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北京排名全球科技集群第三位。

  “科技力量和研发能力是通用人工智能进展的要紧驱动因素,北京、上海在相关领域开展了积极探究,杭州、无锡等都市在逐步发力赶超。”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展研究院将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蒲松涛认为,中国正进入从“数字化”迈向“智能化”的新时期,正开启“深度智能化”的应用实践。

  蒲松涛表示,“智能”成为重组生产要素、重塑产业形态的基础条件,中国需要将全球最大创造业体系等优势发挥好,以“人工智能+”打造行业智能化升级新引擎,让科创成果更好融入百姓日子。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