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乘双方同意度不一,网约车“一口价”该不该取消?

时间:2023-11-12 09:13:41 推荐 730

司乘双方同意度不一,网约车“一口价”该不该取消?

专家表示,需厘清平台、乘客、司机三方责权利边界,在供需平衡中实现动态监管、理性监管和人性化监管

本报记者李国《工人日报》(2023年11月10日06版)

阅读提示

乘客端普遍同意“一口价”,而司机端则对“一口价”态度消极,争议中的“一口价”该不该取消?专家表示,单纯取消并不能彻底缓解矛盾,而应厘清责权利边界,兼顾各方利益,寻求最优解。

日前,重庆张女士预约了“一口价”网约车,上车后因司机希望提早付款并显示结束行程,双方发生争执。随后,该司机遭乘客投诉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司机却觉得委屈:“‘一口价’收益少,而提早付款对乘客没有妨碍,并且还不耽误自己接着接单。”

在山高路不平的山城,因价格更加优惠,并且可以规避绕路等风险,“一口价”模式广受消费者青睐。并且,也有很多司机反映,在遇到因堵车等缘故超出预估的行程时刻的事情下,“一口价”订单不仅容易亏钱,还可能因超速超车等行为,加大安全隐患。褒贬不一的“一口价”订单存在哪些咨询题,怎么寻求最优解?《工人日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乘客获优惠,司机频喊亏

“一口价”顾名思义,指的是乘客设定目的地后,系统给出一个固定结算价格,无论堵车依然改路,所花费的价格都不变。

受访的多名司机认为,“一口价”对乘客来讲真的优惠,但司机容易吃亏。原价为40余元的快车订单,选择“特惠”模式后,需要支付的实际金额为27元,这其中平台抽成5元,最终司机获得的实际收入为22元。

而此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假如因为堵车等缘故超出预估的行程时刻,司机特别容易亏钱。

重庆网约车司机刘虎告诉记者,自己在前不久接到一个“一口价”订单,距离是27公里,平台预估需要51分钟能够将乘客送到目的地。但因为堵车,这一单的实际运营时刻长达一个半小时。“快车的价格在77元~90元之间,而‘一口价’惟独51元。”这一单跑下来,去掉所耗费的时刻成本及油费,几乎不赚钱。

重庆网约车司机王军告诉记者,“一口价”订单并非强制接单,可由司机自行选择。“高峰期我从来不开‘一口价’,怕赔钱。但平时依然会接,因为乘客打车时平台会自动勾选那个模式,接到的单多一些。”但是,王军表示,平台上的“一口价”订单此时能占据自己整体单量的30%~40%。

此外,还有司机表示,“一口价”订单存在安全隐患,司机想方设法尽快到达目的地,超速、抢灯等行为时有发生。

并且,也有司机担心:假如取消了类似优惠,乘客选择网约车的热情可能会下降,这同样会妨碍接单和收入。

定价欠合理,收入难保障

在部分乘客看来,“一口价”模式既节约了乘车支出,又能减轻对司机绕路、延时等非正当服务行为的疑虑。

然而,关于网约车司机而言,派单机制是否公平则有待商榷。有网约车司机反映,若开启“一口价”“特惠价”接单模式,会长时刻接不到一般订单,而平台对特惠订单的抽成比例又与一般订单无异,司机收入难以保障。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进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表示,目前的定价机制中,平台掌握着定价主导权,司机、运力公司等行业组成部门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并不高,行业一直呼吁建立定价协商机制。

今年以来,“订单越来越难抢,收入越来越低”,成为网约车司机们共同的抱怨。其中最要紧的缘故之一是,网约车市场“内卷”激烈。一些地点已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还有多个都市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提醒从业者慎重“入场”。

为了在覆盖经营成本后还能赚取一份讲得过去的收入,很多司机只能有单就抢,甚至不得不以提高工作时长作为代价,被“卷”在车流里。

“一天必须要跑够12个小时,才能跑到600元,除去充电费和租金,就剩下300元左右。再加上吃住、违章罚款等支出,每天要跑到800元才能开始挣钱。”住在重庆九龙坡区的刘学斌给记者罢了一笔账。他也曾试着一天跑12个小时以上,每天睡眠三四个小时,连着跑了半个月,他的躯体扛不住了。“感受脑子都迟钝了,别人跟我讲话,我都不明白对方说了什么。”这把刘学斌吓着了,到医院检查以后,大夫表示是劳苦过度,建议他赶快休息。

兼顾各方权益,寻求最优解

据悉,近段时刻来,上海、合肥、武汉和石家庄等地监管部门,纷纷约谈当地网约车公司,要求合理确定网约出租车运价,不得以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市场秩序。

针对规范优化“一口价”“特惠价”等运价规则咨询题,重庆市场监管部门提出,进一步优化规则,充分兼顾平台、司机、乘客等多方面利益,不得强制司机接单,不得将“一口价”“特惠价”接单结果和司机日常考核、赋分等挂钩,确保司机的自愿选择权。

此外,有平台差不多推出了一些能够“止损”的权益。例如,高德打车近期上线了“堵车宝”权益,这是针对高峰堵车场景下对“一口价”订单的补贴活动,满足规则的“一口价”订单,最多可获得每单10元的补贴金额。11月2日~5日,滴滴在全国多个都市,短信邀请部分司机进行特惠订单体验试点,其间司机能够无限次拒单,并经过调整特惠快车的计价方式,由原来的“一口价”改为实时计价。该打算虽然不过小范围试点,假如收效不错,不排除会大规模推行。

莫远明认为:“‘一口价’属于市场行为,在行业供给饱和、司机订单量下滑的大背景下,单纯取消并不能彻底缓解矛盾。”乘客端普遍同意“一口价”,而司机端则对“一口价”态度消极,要寻求这种模式的更优解,需要厘清平台、乘客、司机三方的责权利边界,科学优化定价机制、利益分摊机制、平台竞争机制和行业监管机制,在网约车市场供需平衡中实现动态监管、理性监管和人性化监管。

重庆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平台企业要切实维护司机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合理制定运营规则,加强与司机群体的沟通协商,降低过高抽成比例。并且,要加强运输安全治理,优化派单机制,杜绝超时劳动、疲劳驾驶、超速驾驶等行为。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