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水车、事故车全占了 二手车商隐瞒车况被判赔

时间:2025-02-18 12:46:07 推荐 418

近年来,二手车交易市场的活跃,买卖纠纷也日趋增多,很多事故车浮现在二手车交易市场。近日,鼓楼法院审结了一起因买卖二手车产生的合同纠纷。

原来,林女士与经营二手车交易的王先生签订《福州市旧机动车买卖合同》,约定林女士以60000元购买大众牌小型轿车一辆,王先生保证车辆是精品车,无重大事故、无泡水、无火烧、无腐蚀;若王先生未如实告知车辆事故事情,林女士可单方解除合同,并要求王先生承担车辆总价20%的违约金及律师费、诉讼费等维权成本。合同签订后,王先生向林女士交付了车辆。

但是,林女士后来计划将该车辆出售时,意外得知该车辆并非精品车况。林女士询咨询王先生该车辆是否为事故车、泡水车后,王先生否认是事故车。但是,车辆报告显示案涉车辆在2019年曾有水淹车的维修记录,2020年5月发生交通事故。林女士认为王先生有意隐瞒车辆真实事情,属于消费欺诈,遂诉至法院,要求撤销买卖合同,退还购车款并赔偿损失。

鼓楼法院经审理认为,买卖合同中卖方已明确保证车辆无重大事故,无泡水、无火烧,且卖方保证对车辆状况的陈述完整、真实,不存在隐瞒或者虚假成分。王先生作为专业从事二手车销售业务的主体,其对所售车辆的状况未尽审慎核查义务,且对消费者作出精品车答应。结合车辆的维修价格、维修部件及对交易价值减损的妨碍程度,能够认定王先生的行为足以致使林女士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购买车辆。故林女士诉请撤销案涉买卖合同并要求返还购车款及赔偿损失,应予准许。最终,法院判决撤销案涉《福州市旧机动车买卖合同》,王先生退还林女士购车款54720元并赔偿30000元。

鼓楼法院法官介绍,普通来讲,二手车交易中对于经营者欺诈行为的成立须满足以下两个要件,并依照个案具体事情综合推断:一是经营者有有意隐瞒车辆瑕疵或对重要信息有意告知虚假事情的行为;二是经营者隐瞒的信息属于可能妨碍车辆性能或者对车辆价值产生较大妨碍,致使当事人基于错误认识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特意从事二手车买卖的经营者,应当具备高于普通人的专业注意义务,真实、客观、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有关二手车的行驶里程、维修记录、交易记录等信息,不得用模棱两可、避重就轻的讲辞误导消费者。

法官并且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也应当保持慎重,充分核实所购买车辆的车况,核对好车辆来源、车辆所有权性质、车辆标识及相关证照,是否有维修记录、违章记录等重要信息,并签订正规的购车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二手车经营主体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诚信履行二手车辆的信息披露义务,杜绝欺诈行为,推动二手车市场的健康进展。(记者阮冠达)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