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信科、中汽中心设计院携手飞书发布《汽车行业组织变革白皮书》
8月29日至9月1日,2024中国汽车产业进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在滨海新区举办。本届论坛邀请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研讨,希望为探究培育新质生产力、解决制约产业高质量进展的关键咨询题、激发新动能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在本届泰达汽车论坛上,中汽信科、中汽中心设计院与飞书联合发布了《汽车行业组织变革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纵观国内外优秀汽车企业变革道路与经验,组织变革作为汽车企业进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是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关键一步。其强调的是一个组织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时,对组织要素进行调整、结构进行优化、机制进行革新的过程,要求企业围绕战略、业务、技术、治理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升级,强化对市场需求响应速度,进而实现由内向外的变革突破。为助力汽车企业组织变革,该白皮书结合汽车行业进展特征,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模型,推动企业在科学有效的办法指引下,开展系统性变革重构,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全方位的创新进展。
白皮书中提出了汽车组织变革的SIG-ETC模型,指引企业从战略、创新、全球化、效率、人才、文化6个方面分步骤开展组织变革工作。S代表战略,它能让组织内所有人员的目标保持一致,减少行动中的损耗。I代表创新,为新的想法、新的技术在组织中快速落地提供土壤。G代表全球化,使组织可以敏捷地支持车企出海。E代表效率,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效率,以获取竞争优势。T代表人才,发现人才、培养好人才,任何业务的竞争本质上基本上人才的竞争。C代表文化,让文化成为组织建设的护城河。
本届泰达汽车论坛非常设置专题闭门会,围绕“二十载辉煌绘就下,汽车产业全球化新蓝图与新旧动能转换”展开深度研讨,搭建中国、德国、瑞典、美国、日本、韩国等要紧汽车大国的多边行业峰会,探究全球化进展新方向。怎么应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与挑战,飞书首席商业官林婵表示,汽车行业出海已是大势所趋,出海遇到的挑战既有来自业务拓展方面的,也有来自组织能力方面的。
汽车企业在出海的初始时期,若要将国内产品成功外销出去,会面临诸如海外销售渠道搭建、经销商治理以及跨语言沟通等方面的挑战。在海外建厂的过程中,会面临建厂进度管控、文化冲突等咨询题。随着出海的深入,车企将会搭建全球研发体系,需要解决研发知识治理、跨境数据安全等咨询题。最终的演变方式是搭建全球化组织,服务全球业务。飞书在为包括奇瑞、北汽、江淮、上通五、蔚来、小鹏、理想、小米等众多车企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出海经验。
在8月31日下午的高层峰会中,飞书创造业大客户副总裁孙昊天就峰会大主题“廿载启新篇,融合激发新动能”发表了名为“内外融合,飞书四看助力汽车行业”的主题演说。
研究表明,当前汽车行业存在以下事情:一、产能过剩。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约等于国内需求量的2.1倍、全球需求量的1.2倍,产能利用率为54%。二、盈利能力待提高。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价格同比下降了12%,全行业一半企业的经营性净现金流为零或负。为了释放产能,中国车企必须在海外开疆拓土;为了提高盈利能力,在业务创新和组织提效两端,企业都需要发力。
为此,飞书总结了“四看”,以助力激发汽车行业的新动能。向内看效率: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企业的运营效率、研发效率、生产效率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看到不少车企的生产线都差不多特别先进了,然而在办公室里,不少沟通和工作的方式还有待提升。向外看出海:海外有更广阔的市场和空间,但也会面临彻底不一样的竞争和挑战,出海组织能力的建设不容忽视。向上看产业:汽车产业的链长且复杂,怎么提升供应链透明度,怎么与上下游保持高效协同至关重要。向下看数据:数据安全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怎么样使现有的数据发挥其价值,助力业务进展也极为关键。
当前,中国差不多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引领者,连续15年销量稳居全球第一,并在过去的2023年中跃迁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背后,看到的是各大汽车企业在产品价值、技术创新、进展路径等方面的全方位蜕变。站在汽车产业时代机遇与价格竞争困境的十字路口,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持续保持住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关键依然要“回归初心,修炼内功”,以组织变革为抓手实现品牌向上进展。
将来,随着汽车消费市场持续升级,中国汽车产业将迎来更新一轮的颠覆性转变,预计将会有更多企业主动探究组织变革路径,在组织变革的各个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究与实践,以开放友好的姿态,共同铸就中国汽车产业明亮的明天。(资料来源:飞书)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