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主遇到头疼事:没出险续保“被涨价”

时间:2024-08-22 10:43:47 推荐 566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7月,新能源乘用车月销量占比53.5%,首次超过传统燃料乘用车。新能源汽车消费端不断“添柴加火”、渗透率持续提高,但新能源车险仍难逃“车主喊贵、险企喊亏”怪圈,一定程度上成了这片“蓝海”市场进展的绊脚石。

连续不出险,车险保费总趋势递减,大概是万千车主对车险认知的“默认设置”。部分新能源车险的续保案例打破了这种认知。近日,有新能源车主反映,在没有出险的事情下,自己在第二年、第三年续保时,保险公司报价发生出乎意料的上涨,上浮保费几百上千元不等。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车损险保费增加,加保三者险、座位险是造成上述价格上浮的要紧缘故。业内人士表示,在前一年没出险的事情下,续保保费向上浮动与多种因素相关,比如违章事情、当地市场整体赔付率、车型赔付率和事故率、险企经营事情等。新能源车险贵、续保莫名涨价的“江湖难题”,还需要多方合力解决。

出乎意料的涨价

近日,部分新能源车主表示,尽管前一年并没有出险,但依然在续保时遇到了“车险刺客”,保费价格上涨几百上千元不等。

“给我报价的三家公司中,两家大保险公司,一家报价6900元,另一家报价7700元;小点的保险公司报价也在7000元多点,能给900块钱返现,但依然比之前高出了很多。”江苏盐城特斯拉车主黄先生表示,自己没出险,想不通为何保费反而更贵了。

“第一年保费6900元,第二年将近7200元,全年没出险,买得起车,养不起车!”四川成都一位理想品牌车主感叹。上海一位比亚迪车主表示,首保花了5000多元,第二年报价上涨1000多元。湖北武汉一位蔚来车主表示,“车险8月22日到期,上个月报价5000元左右,没买,那个月报价直截了当涨到6900元,感受好离谱。”

在社交平台上,有关新能源车险的帖子中,有很多在讨论车险贵、续保涨价等咨询题。“又打击我想买电车的心了。”有网友如此跟帖。

部分老车主因续保时遇到“车险刺客”,不得不精打细算“做减法”。北京新能源车车主燕先生告诉记者,“买车时因为补贴政策给力选择了纯电车,30万元的车第一年保费7000元左右,没在意,以为开几年能不断降低,没想到续保了两三年没如何便宜,甚至还有涨价。今年没买车损险,保费降下来一大半。不是‘艺高人胆大’,是确实不划算,周围也有一些朋友放弃了车损险。”

记者结合部分新能源汽车保单数据调研了解到,新能源汽车的保费构成中,大头儿是车损险,占整个保单保费的六成左右。此外,三者险及座位险也是重要构成部分。剩余占据较少保费的是一些附加险。车损险保费增加,加保三者险、座位险等,是不少续保车险价格上浮的要紧缘故。

“去年保险公司低估了新能源汽车的赔付率。有的公司之前新能源车险做得少,没有单独区分新能源汽车赔付事情,数据和燃油车混在一起统计。去年新能源汽车业务多了起来,把数据单独拉出来一看,赔付率飙升。很多业务员都胆怯给新能源汽车报价,有的甚至无法报价,能报价的有些也比去年贵出一截,这种事情下客户多会不惬意,去质咨询。”一位财险公司人士透露,违章数据也会让保险公司系统判定出险率增加,从而拉高保费。

多位保险公司业务员表示,一些车在保险公司的系统评分只是关,只能加保座位险和三者险,否则报不了价、出不来单。

值得一提的是,车型是妨碍保费浮动的要紧因素之一。“某款车型的赔付率走高,保险公司会依照市场环境调整这款车型的整体定价系数,从而妨碍到相关车型车主的保费。”专家分析称,一些品牌车型被用作网约车比例高,也会导致相关私家车车主投保费用水涨船高。

据统计,在已披露2024年二季度车均保费数据的保险公司中,约九成较一季度浮现上涨。业内人士认为,饱受争议的新能源车险,是造成此次车均保费上涨的因素之一。

一边喊贵一边喊亏

近日新能源车主关于今年续保涨价的讨论,也将新能源车险贵的咨询题再次推至聚光灯下。

据中国银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2023年,新能源汽车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出约21%,其中纯电车每年保费平均比燃油车贵1687元,约为燃油车的1.8倍。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平均保费高出燃油车“一大截”的现象并没有改变。

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单件零整比在50%左右,这意味着更换电池包要花费将近一半的车价。“油车的事故概率和损失金额,通过大量数据验证,相对是确定的。而到了新能源汽车这个地方,事故概率和损失金额都不确定,同级别事故,燃油车可能只换配件,新能源汽车一旦牵扯到电池可能就全损报废了,这会大幅抬升维修费用以及损失对应的成本。”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解释称,并且,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相关零配件较多,一旦出咨询题,维修成本高。

“车损险的保费通常较高,因为它涵盖了车辆本身的损失,而新能源汽车由于采用电池车身一体化等新技术,大量使用复合材料,车身修复难度增加,妨碍理赔成本。此外,一些车的雷达安装在保险杠、叶子板等容易受损的区域,即使是轻微碰撞,雷达也可能受损需要更换,导致维修成本很高。”车车科技创始人、CEO张磊讲。

专家还表示,新能源汽车保费贵还与车主驾驶适应、营运车辆占比较高、维修体系处于较封闭状态、售后配件价格普遍较高等因素有关。这些反映到车险中算是较高的赔付成本。

“从行业看,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超过100%。”车险资深人士告诉记者,险企承保新能源汽车,整体依然亏损状态。综合成本率是险企用来核算经营成本的核心数据,包括赔付率和费用率,体现费用率的要紧是佣金,现在新能源车险几乎没有佣金了,事实上保费价格高算是赔付率高。赔付率高,一方面是出险率高,另一方面是赔付金额高,必然传导至前端消费者,推高车险价格。

专家认为,新能源车险赔付率高,会妨碍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稳定性。在新能源车险承保上,存在大公司压力重重,中小公司不敢承保、无力承保事情。在赔付率走高事情下,保险公司需要经过调整定价和风险操纵手段来保证业务进展的可持续性。

后顾之忧怎么解决

新能源汽车市场供销两旺,怎么让车险咨询题不再掣肘这一市场进一步进展?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此前表示,商务部将研究推动优化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推动提高新能源汽车社会化维修服务能力,着力解决群众购车后顾之忧。

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治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下发《对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进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推动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按照0.5至1.5执行,提升保险公司自主定价能力。并且,鼓舞行业研究推出“基础+变动”组合保险产品,按照风险事情进行浮动,或者依照不同消费者的特点,制定不同的价格和调整机制。

专家建议,在汽车设计、维修方面,车企需加强车辆可维修性和易维修性;增加标准件、通用件的比例;鼓舞新能源汽车社会化维修厂设立,加速售后良性竞争格局形成。此外,监管部门、险企、车企需要形成合力,推动合作和行业内数据共享,重构承保定价模型。

在专家看来,新能源车险应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车的数据优势。例如,政策可牵头搭建新能源车险相关数据平台,或者鼓舞保险公司与车企合作,共享车主驾驶行为数据,将更多妨碍因素纳入车险定价模型,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提高定价的精准性和公平性。关于驾驶适应良好的车主,保费能够据此实现降低。

“应打通行业数字壁垒,推动数据共享,以便险企更全面地评估风险,推出多元化定价策略,例如按天、按里程计费,以及针对网约车等特殊场景的产品。”资深业内人士表示。

也有行业人士建议,积极推动智能驾驶技术进展,有助于减少出险率。“在智能驾驶模式下,保险责任将会从车主转移到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创造商或软件公司。车险产品将逐步向‘车险+产品责任险’转变。”张磊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车险的难题有一定的时期性特征。将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技术进一步成熟,新能源汽车性能和安全水平有望不断提升,车主驾驶适应也将进一步习惯,故障率和事故率均有望下降。此外,在费率精算水平日益提高、零部件价格降低、智能驾驶系统的能力提升等背景下,“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局面将得以缓解。(中国证券报记者薛瑾)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