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前景看好,但也要谨防“虚热”与烂尾

时间:2024-06-19 09:14:39 推荐 404

由飞行汽车拉动的低空经济,即将迎来快速进展的新时期。行业对其前景一致看好,不少地点和企业也跃跃欲试,希望在这一市场中分一杯羹。然而,任何产品、市场都会遵循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立足实际、依照自身能力和市场容量参与产业链,无可厚非,但假如是以浑水摸鱼的投机心态蹭热度,必然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前些年的一些相关教训损失惨重,值得汲取。

首先,以飞行汽车为龙头的低空经济,的确前景良好,其中有着来自政策、产业等方面的推动。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鼓舞飞行汽车技术研发、产品验证及商业化应用场景探究;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日子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元级市场规模。飞行汽车是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在政策逐步推进的并且,相关企业也争相布局生产飞行汽车。从国内的小鹏、广汽、吉利等车企,到国外的大众、丰田等车企以及波音、空客等企业都在争相入局。

此时,以飞行汽车、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代表的低空经济产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进展。据不彻底统计,目前全球在研的飞行汽车项目超过200个,有160多家公司正在布局飞行汽车。之所以这样众多的车企跻身其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飞行汽车占成本60%的核心零部件与电动汽车技术方向一致,汽车产业链为飞行汽车的大规模低成本进展提供了可能性,将来,地面交通也有向立体交通进展的市场需求。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达到3.5万亿元,可谓是前途无量,风头渐盛。

其次,任何时候,关于产业进展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世间的事物都有“度”的界限,也算是客观进展规律。顺应规律,必然受益;违背规律,必然招损。正如前些年的光伏产业,个别地点和企业为蹭热度,不顾实际盲目上马,肆意扩张,甚至骗取国家补贴……种种动机不良的行为注定可不能有好的结果,不专注于产业进展,遭遇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必然是走向被淘汰的命运。如此的教训令人深思,谁也不希望再浮现在此时逐渐升温的飞行汽车行业。

从现实看,低空经济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低空经济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前景可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市场竞争,或者没有“门槛”。恰恰相反,飞行汽车在技术上有着更高的门槛,并不是一个只凭靠想象、没有基础入行就能做好的行业。当前,一些地点在谋划行业进展时,更关注并选择由新技术催生的新产业,飞行汽车的热度足以让很多人眼红。然而,假如不思考自身资源禀赋,不思考是否有技术基础和优势,不思考当地是否具备相应进展条件就一哄而上,盲目投资,很容易进入一个无法收场的误区,甚至浮现烂尾。飞行汽车如此的新产业通常具有技术先进、投资巨大且周期长、风险更高等特点,并不是一个能肆意拿捏的“软柿子”产业,此前一些地点在产业选择上的碰壁案例,希望能唤醒地点的对新兴产业选择上的“良知”。

第三,要真正推动产业进展,在认真研究基础上做好规划很重要。客观来看,目前,全球飞行汽车行业还处于起步时期,将来将是一片蓝海。相比之下,国外飞行汽车起步较早,但中国部分企业依托智能电动汽车的率先优势,在不少产品研发和技术方面走在前列,将来的飞行汽车商业化应用也将有望实现率先。于是,关于想入门的地点和企业,一定要看清现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做好规划,抓住重点,逐步实施,妥帖前行,或许能在产业链上获得自己的地位。

应该讲,每个地点都有自己的资源禀赋和一定优势,假如看好飞行汽车产业,固然也要找到自身在技术、资本、科研、人才、产业基础等方面能够对接的优势,来进行统筹规划布局。总体上,在进展飞行汽车产业中,一个地点很难“大而全”面面俱到,只能走“小而精准”的技术和产业进展路线,构建布局合理、进展有序、运行高效的产业格局,避免“遍地开花”带来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

当前,低空经济进展正在由“冷”转“热”,进展这一产业最为重要的是头脑不能发热,更不能“虚热”。而且,目前在这一产业链上个别细分领域差不多浮现了“拥挤”,并存在一定隐患。但由于目前低空经济尚处于起步时期,及时调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惟独一切从实际出发,提早规划,优化布局,低空经济才能真正以正确的“姿势”起飞并行稳致远,健康进展。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