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企向“善”投资 向远而行
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通过多年进展,福建民营经济对税收和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分别高于全国约两成、一成。在热衷振兴家乡经济的并且,一大批福建民营企业家经过其个人或其家族操纵的企业成立基金会,积极投身公益慈悲事业。以河仁慈悲基金会、安踏和敏基金会、福建省恒申慈悲基金会等为代表的企业基金会,在推动福建慈悲事业的进展中充当了生力军。
不比阔气比公益
在民营经济重镇——福建省泉州市,大量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在事业成功之后,经过慈悲组织、光彩事业机构、商会组织、政府部门、红十字会等方式和渠道,常年资助公益慈悲事业。
今年4月2日是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据不彻底统计,泉州有孤独症患者超过1万人。在泉州市“世界孤独症日”主题活动现场,短短1个小时,认捐资金就超过1亿元。其中,安踏集团和敏基金会捐赠2000万元。
2021年12月,安踏集团创始人、荣誉董事长丁和木将自己所持有的全部公司股票捐出,与家族共同成立规模100亿元的和敏基金会。该基金会是以医疗大健康领域为要紧捐赠方向,关注医疗卫生、体育教育、乡村振兴及和谐社区关爱四大领域。基金会成立后的第一个项目是20亿元全资捐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和敏医院。目前,该医院正在晋江紧张施工中,将在2026年上半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后作为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据了解,安踏集团与和敏基金会共同构建了安踏企业公益平台,2023年度公益投入超5.4亿元,累计投入已超24亿元。“公益爱心这条路永远走不完,我们不仅要安心创业、踏实做人,更要回报家乡,造福社会。”丁和木讲。
乐者,亦为药也。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等地,云朵艺术疗愈公益面向特需儿童群体开展了一系列音乐治疗课程。“经过如此的音乐治疗辅助康复公益项目,希望推动音乐治疗理念普及和进展,为小孩们打开心里,与外界沟通,构筑充满童趣、平等包容的音乐世界。”七匹狼慈悲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陈珊娜讲。
位于晋江市英林镇英塔路的“英林心·心商店”,入口处摆放着很多“英林心”与其他品牌联名及自主开辟的IP产品,涉及矿泉水、充电宝、纸巾、茶叶、胸花、小挂饰、手机支架等。
“商店成立之初,商品全部来自捐赠,为实现‘经营型、大众化、可持续’的创新公益理念,我们发起了‘做慈悲文化的进展伙伴’联营模式,和品牌商进行合作,售卖所得利润全部纳入基金会,用于开展公益慈悲项目。”晋江市英林心公益慈悲基金会副秘书长张仕平讲,基金会由英林镇5位企业家共同发起,年均投入乡村振兴专项奖补资金超百万元、接收定向乡村进展捐资超千万元。
在晋江市,平均每7个人就有1个老总,每21个人就有1家企业。晋江市民政局局长周先进讲,先富起来的乡贤不忘初心,热心公益、回馈家乡。开豪车、大操大办、胡吃海喝曾被视为“土豪”的标配,此时,这些陋习渐被摒弃,不比阔气比公益的理念蔚然成风。
把爱倾入教育
福耀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玻璃全解决方案提供者。2010年,由集团创始人曹德旺捐赠个人持有的3亿股福耀玻璃股票,发起成立了河仁慈悲基金会。2021年,在他的提议下,河仁慈悲基金会使用2亿股股票变现所对应的100亿元现金,发起举办福耀科技大学(暂名),助力福建省高等教育事业的进展。
目前,位于福州市高新区南屿镇流洲岛的福耀科技大学(暂名),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着。“中国企业家应该有三个信念:国家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因为有你而富足。”曹德旺讲,企业家在赚钱的并且,必须兼顾到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慈悲的终极目的是推动社会稳定和谐。
人们对美好日子的向往,离不开更好的教育。8年前,南安市罗东镇维新村长尾山依然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此时,总投资6亿元的昌财学村——一个集幼儿园、小学、中学为一体的教育集团在这个地方快速崛起。
昌财学村由当地乡贤、厦门源昌集团创始人侯昌财全额捐建。侯昌财认为,教育关乎民生大计,牵动千家万户,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自1999年开始,他已陆续在泉州、南安、厦门等地兴建教学楼103栋,在慈悲教育事业方面认捐已达75亿元。
南安是中国都市公益慈悲百强县市,像侯昌财如此的企业家不在少数。目前,经捐赠确认、各级政府表彰捐资超亿元的个人或团体已达12人次。截至去年底,南安市慈悲总会共募集善款24.5亿元,使用善款22亿元,约70%用于教育事业。
厚植全民慈悲土壤
作为第三次分配的要紧形式,慈悲事业的进展是完善分配制度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清影呼吁,要继承发扬中华慈悲文化优良传统,加强慈悲文化和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普及,形成全社会关怀慈悲、参与慈悲、监督慈悲、支持慈悲的良好氛围。
“在充分发挥晋江市家族企业、民营企业慈悲基础良好、氛围活跃优势基础上,能够引导企业社会责任与国家战略、慈悲进展、全球环境有效结合,促进企业慈悲专业化、特意化和网络化进展。”晋江市民政局一级主任科员张连侨讲。
聚涓滴细流成江海,汇微光之亮成星河。南安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吴帮助建议,积极发挥枢纽型慈悲组织骨干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慈悲组织树立精准慈悲意识,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使项目聚焦到困难群众最关怀、最需要的地点;拓展慈悲领域,重点进展特殊群体帮扶、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符合进展大局和进展趋势的项目;创新非物质性的慈悲救助项目,逐步推广“造血型”救助模式,采取送技术、送培训、送信息等救助形式,帮助困难群众从根本上改善日子。
“捐款不分大小、善举不分先后。在慈悲的光荣榜上,每个人都了不起。”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治理学院教授郑碧强讲,在企业家们的带动下,需要更多人做慈悲、爱慈悲,让公益慈悲事业持续“热辣滚烫”。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