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咨询询三大变化确保监管“长牙带刺”
谢岚
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差不多完成,监管层对年报的审核还在持续。5月份以来,包括城发环境、ST金运、鹏都农牧、众泰汽车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收到年报咨询询函,咨询询重点包括经营业绩变脸、部分财务指标异常、重大事项披露不充分、持续经营能力等多方面。
其实,今年以来,监管机构密集发声,资本市场从严监管的信号持续释放,非常是日前公布的新“国九条”,将“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提至突出位置,进一步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以确保资本市场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监管“长牙带刺”落地到年报咨询询环节,笔者认为这差不多充分体现在当前年报咨询询函呈现出的三大变化中。
一是看得更细。譬如某算力公司的财务数据就被“细抠”出蹊跷之处,交易所发咨询:依照供应商采购金额推算,公司年度采购总金额约为22亿元,为何公司支付的现金却高达30亿元?
二是咨询得更实。紧扣投资者关怀的实际咨询题给上市公司“出题”,多家公司被追咨询不分红或少现金分红的缘故及合理性。咨询询函中明确提出,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最直截了当、最有效的路径之一。咨询询效果也“立竿见影”,在交易所的追咨询下,已有上市公司“改口”,决定派发现金红利或者提高2023年度利润分配比例。
三是查得更全。多家上市公司的年报被全方位“体检”,覆盖财务数据、信息披露、公司管理等方方面面。譬如某ST公司被咨询及的咨询题包括:销售业务营业收入与成本确认的合理性,公司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构成的具体事情,控股股东股份质押事情和潜在的平仓风险,旗下子公司的增资事情及相关技术和许可的详细事情……甚至还要求核实董事长在“股吧”发帖中对于芯片业务的表述是否准确。
总而言之,在越来越严格的监管下,上市公司财报披露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将日益无所遁形。这无疑也将促进信息披露质量提升,引导上市公司进一步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完善健全公司管理机制,提高财务治理水平,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进而提振投资信心,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提供支撑。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