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1+N”落地加速 后续改革举措值得期待

时间:2024-05-10 16:27:43 推荐 399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自《国务院对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进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发布近一个月来,资本市场各项改革举措蹄疾步稳推进,“1+N”政策体系逐步落地,涉及发行上市准入关、上市公司持续监管、退市改革等多个方面。

当前,围绕“强监管、防风险、推动高质量进展”,监管部门还在着力研究制定促进资本市场长远进展的改革举措。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指出,我国资本市场正在记忆一场以扎实基本制度、提升法治化水平为核心的“提质”改革,要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巩固资本市场健康进展的根基,后续改革举措值得期待。

改革步伐持续推进

以4月12日为起点,资本市场掀起新一轮高质量进展改革序幕。新“国九条”的发布,是此轮改革政策体系中的“1”,分时期提出了将来5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资本市场进展目标,从投资者保护、上市公司质量、行业机构进展、监管能力和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勾画了资本市场高质量进展的蓝图,既有短期咨询题的针对性解决方案,也有中长期咨询题的改革理念,意在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随后,“N”个资本市场的配套制度规则陆续落地。有针对发行监管方面的,如修订科创属性评价指引,对申报科创板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发明专利数量以及营业收入增长率设置更高标准;扩大IPO在审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现场检查覆盖面;提高主板和创业板上市标准,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

有针对上市公司监管方面的,如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治理方法发布,在严格规范大股东减持、有效防范绕道减持、细化违规责任条款、强化关键主体义务等方面做了针对性完善;规范董监高减持股份行为,进一步明确规定离婚分割股票后各方共同遵守原有减持限制等。

有针对证券公司监管方面的,如经过加强监管,发挥上市证券公司推动行业高质量进展的引领示范作用,包括催促公司端正经营理念,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治理等主责主业;发挥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强化内部制衡,完善人员治理,优化激励约束,加强对境内外子公司的管控;落实全面风险治理和全员合规要求,强化风控指标信息披露等。

有针对交易监管方面的,如制定程序化交易治理规则,加强信息系统治理和高频交易监管,明确北向程序化交易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纳入报告治理,执行交易监控标准。

改革有条不紊地推进,目前,绝大多数规则都在征求市场意见后落地实施。田轩表示,新一轮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框架逐渐清楚,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不变,经过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的完善,来压紧压实市场参与各方的责任。

壮大耐心资本

服务新质生产力

记者了解到,当前监管部门正在着力研究制定促进资本市场长远进展的改革举措。其中,怎么推动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是当前的重要命题。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因地制宜进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超前布局建设将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进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耐心资本的来源多样,包括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产业资本以及具有长期投资理念的各方投资者等。我国正在积极推动风险投资体系的建设与进展,打造投早、投小、投科技的风向标,营造政府领投、机构跟投的氛围,驱动更多资本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统计显示,过去10年来,我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快速进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投项目13万个,为7万家企业提供资本金8.54万亿元。注册制改革以来,在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支持率分别为89%、57%、100%。

新质生产力进展需要耐心资本的陪伴。业内人士指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特征。但是,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既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也需要从播种到长成参天大树的创新周期。耐心资本通常不受市场短期波动的干扰,可以长期为投资项目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可以发挥市场稳定器和经济进展助推器的作用,进而促进企业的创新进展。

耐心资本既要有前瞻的战略眼光,也要有耐得住寂寞、做“时刻朋友”的定力。田轩认为,壮大耐心资本,需要加强政策引导、政府支持,对不同类别私募投资基金,非常是创业投资基金实施差异化监管,畅通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引导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小企业进展基金等规范化进展,并且,为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制造更加广阔的退出通道。引导养老金、保险、企业年金等更多长期资金参与到创投基金以及创新企业的债券、股权交易中,营造长期投资理念,激发创新活力。

增强内在稳定性

新“国九条”提出,加强交易监管,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证监会当前在完善风险监测处置机制方面调研,并研究完善相关制度规则。

南开大学金融进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实现一二级市场的平衡进展是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重要方面,需要合理把握融资节奏,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完善市场调节机制,确保市场严重偏离基本面时,可以经过政策组合拳稳定市场。并且,优化资金结构,引入长期资金,提高长期资金占比,形成更合理的资金结构。更好地开展投资者保护,以投资者为本,保护投资者权益,从而更长远地为投资者制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过去以融资功能‘单腿’走路的模式下,我国资本市场的确积攒了一系列内生性的咨询题,集中表现为近年来市场连续异常波动的状态。”田轩指出,资本市场监管要切实落实“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要将政策及监管的重点放在资本市场制度供给端的建设完善以及资产供给端的质量提升方面。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强化公司管理、提升上市公司可投价值。此外,需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保障举措,畅通多元化维权通道,并加重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行政、刑事法律责任,大幅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该退市的退市,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生态。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