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际行动浇筑塞中铁杆友谊”——习近平主席复信令斯梅戴雷沃钢厂职工深受鼓励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2日电 “用实际行动浇筑塞中铁杆友谊”——习近平主席复信令斯梅戴雷沃钢厂职工深受鼓励
新华社记者邓耀敏 石中玉 林浩
“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复信,我感到特别兴奋和自豪。”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职工斯特凡·内希奇对新华社记者讲。
4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冷静信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塞尔维亚籍职工,勉励他们为中塞友谊作出新贡献。钢厂职工们表示,这封复信让他们对钢厂的将来充满信心,他们将接着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浇筑塞中铁杆友谊”。
深受鼓励,备感荣耀
斯梅戴雷沃钢厂成立于1913年,曾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但由于市场、治理及转型方面缘故,钢厂一度陷入困境,濒临倒闭。
2016年,中国河钢集团收购斯梅戴雷沃钢厂。在双方治理团队和钢厂工人的共同努力下,钢厂面貌焕然一新,为斯梅戴雷沃市的进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钢厂在中资企业投资后迅速扭亏为盈、5000多名职工的工作岗位得到保障、数千家庭享受平静幸福日子。
2016年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咨询期间,曾到斯梅戴雷沃钢厂同职工面对面交流。日前,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30名塞籍职工代表致信习近平主席,介绍钢厂进展近况及对当地民生改善的重要贡献,表达对习近平主席亲自关怀和促成该项目的感激之情。
“我没想到习近平主席这么快回信!”钢厂职工内纳德·茨韦塔诺维奇兴奋地讲。茨韦塔诺维奇讲,钢厂投资新建了高炉煤气柜、加热炉等设备,“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钢厂材料治理及维护部门负责人波波维奇·博扬告诉记者,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对钢厂职工意义重大,大伙儿深受鼓励、备感荣耀。
“接着为塞尔维亚经济进展作贡献”
4月30日,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明向斯梅戴雷沃钢厂负责人和职工代表转交并宣读了习近平主席复信,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李明讲,斯梅戴雷沃钢厂职工对习近平主席可以在百忙之中抽出时刻复信,都深感荣幸、振奋,欢跃之情溢于言表,希望钢厂职工接着参与到中塞关系的进展中,不断为两国加强合作作贡献。
作为钢厂治理团队一员,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执行董事宋嗣海也深受习近平主席复信的鼓励。
宋嗣海讲,钢厂团队将牢记习近平主席的嘱托,带领5000多名职工接着把钢厂经营好。收购钢厂以来,团队对钢厂装备进行了升级改造,企业面貌焕然一新,环保达到了历史上最好水平。
在河钢进驻之前,钢厂很多设备陈旧,工艺流程落后。中国企业引入了新技术新设备,让工人们接触到现代化的生产流程。钢厂2022年投产的烧结厂经过改造现有设施和建设新设施,减少了能源和附加材料消耗,有效提升了环保水平。2023年,斯梅戴雷沃钢厂区域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比欧盟标准更低。
而今,斯梅戴雷沃钢厂重新成为“塞尔维亚的骄傲”,两国职员还为建设在欧洲具有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共同努力。
“我们的目标是接着提高效率并扩大业务,以确保钢厂的长期进展。在河钢集团支持下,在塞中两国持续合作中,我们相信这是能够实现的,钢厂将来将接着为当地和塞尔维亚的经济进展作出贡献。”博扬对此充满信心。
“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成功典范”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强调,斯梅戴雷沃钢厂的良好进展,是中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也是两国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钢厂职工是中塞友好合作的参与者、见证者、贡献者,也是受益者。
钢厂职工斯拉詹·斯托亚诺维奇感谢习近平主席对钢厂职工付出努力的认可。“惟独伟大的奉献精神和努力工作才能帮助我们实现目标。”他讲,“塞中铁杆友谊坚不可摧。虽然我们的文化不同,但对工作的奉献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是我们的共同之处。”
塞尔维亚学者亚历山大·米蒂奇认为,习近平主席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复信斯梅戴雷沃钢厂职工,体现了他对劳动者的关怀以及对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产生积极社会妨碍的重视。
在米蒂奇看来,塞中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都取得积极成果,“斯梅戴雷沃钢厂是塞中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成功典范,为当地乃至塞尔维亚的进展作出巨大贡献”。
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内纳德·斯特基奇讲,习近平主席的复信体现了他对斯梅戴雷沃钢厂职工工作以及他们为塞中友谊所作贡献的认可和支持。斯梅戴雷沃钢厂是塞中高质量经济合作的象征之一,已成为两国互利合作的典范。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