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更新,撬动超5万亿元大市场
鼓舞先进、淘汰落后,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
设备更新,撬动超5万亿元大市场
设备,在不少人印象中往往和“大块头”“重资产”“高投入”相关。
近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
设备更新,将撬动一个怎么样的市场?会带来哪些综合妨碍?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惠企利民,有力拉动有效投资
从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工业行业,到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再到交通运输、农业机械、教育文旅医疗,设备覆盖生产日子的方方面面。设备更新,蕴藏巨大的市场潜力。
国家进展改革委数据显示,中国是创造业大国和人口大国,2023年,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进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
拿工业来讲,中国是工业大国,202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9.9万亿元,占GDP31.7%。2023年末,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差不多超过167万亿元,多种关键设备保有量全球率先,如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占全球1/3,新增装机量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风电等新能源设备装机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随着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工业领域对先进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是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点领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讲。
什么原因要推动设备更新?
从现实需求看,随着产业加快升级,一些设备有更新换代的需要。在一些工业企业,存在落后低效设备超期服役的状况,部分设备产品成为制约转型升级进展的突出短板。以电机为例,目前中国电机保有量超过30亿千瓦,电机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一半以上,但在役高效电机比重仅为20%左右。再如,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进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设备大量应用,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但一些设备将面临批量退役咨询题。据测算,到“十四五”末,运行时长超过20年的老旧风电场规模将超过120万千瓦;2030年起,光伏组件也将进入报废密集期,30年累计待回收容量将达1780万千瓦。
从经济大局看,中国经济总体呈回升向好态势,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需要发挥消费对经济进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拉动有效投资、激发潜在消费,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内需复苏态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认为,实施设备更新行动,将有力拉动有效投资。
国家进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也能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能够讲,既惠企又利民,一举多得。
促进先进产能、高效产品比重持续提升
市场商机广阔!不久前,中国铁建决定扩建盾构施工综合服务基地,在已有100亩厂地的基础上,再增加布局30亩,为承接更多新订单做好准备。“一季度还没结束时,签约订单差不多排满全年。”中铁十一局武汉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昆峰讲。
商机就来自设备更新。“关于企业来讲,设备更新既能够买,也能够改。”张昆峰介绍,通常事情下,改造提升的成本远远低于购置新设备,以工程施工领域使用的盾构机为例,改造设备成本仅为新设备的20%—25%。
在湖北武汉,中国铁建整合周边区域盾构设备维修再创造、盾构施工、装备研发等技术资源,建设了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盾构施工综合服务基地,也算是盾构机维修“4S”店,年产能可达到60台。在这个地方,差不多退役或技术规格、能耗标准落后时代的旧机型、老机器,都能够经过技术改造提升,实现“焕新”。《行动方案》出台后,公司一边扩建基地,一边派出业务销售人员对接市场,争取将更多设备更新需求转化为再创造订单。
有序推进再创造和梯次利用;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术标准;强化产品技术标准提升……《行动方案》明确了多项具体任务。企业怎么抓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
以工业领域为例,余晓晖认为,设备更新是工业领域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应面向设备规模体量大、更新潜力大的重点行业,加快应用先进适用设备,突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等新技术,坚持守好安全进展底线,推动设备向高端、智能、绿色、安全方向更新升级,以设备升级带动中国创造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一方面,设备要向高端升级。高端化是创造业进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企业提质增效的价值追求。《行动方案》明确,“坚持鼓舞先进、淘汰落后”“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这将推动工业企业淘汰一批超期服役的落后低效设备,加快机械、航空、船舶等重点行业更新替换一批先进设备,促进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设备的大规模应用,带动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创造、检验检测等各环节设备技术水平,促进创造业高端化进展。”余晓晖讲。
另一方面,向绿色低碳转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加快步入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进展时期,大量低效、落后设备产品成为制约转型升级进展的突出短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孙颖认为,经过加快设备更新改造,推动先进产能、高效产品比重持续提升,从源头上促进节能降碳水平不断升级,既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也有利于提高终端用能产品能源利用效率。
多措并举,推动设备更新落地见效
江苏省通过摸排,明确今年全省设备更新需求达9000亿元;湖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交通运输部提出稳步推动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眼下,各地各部门差不多积极行动起来。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要紧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
目标怎么实现?还需解决好哪些咨询题?
“由于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涉及生产和消费各个环节领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企业改造升级投资的意愿有待激发等咨询题。”孙颖讲,2023年,中国创造业技术改造投资相比上年增长3.8%,比创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了2.7个百分点。此外,由于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体系不健全,市场无序竞争咨询题仍然存在。余晓晖认为,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主体是企业,缺意愿、缺资金、缺政策等成为制约企业开展设备更新的要紧缘故。“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为破解企业设备更新的难点堵点,《行动方案》作出一揽子政策安排,包括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税收支持政策、优化金融支持、加强要素保障、强化创新支撑等。
比如,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一些企业担心设备更新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导致更新改造积极性不高。《行动方案》提出要把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范围,把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纳入优惠范围。这将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有效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极大提升企业设备更新的热情和意愿。
在金融支持方面,一些地点差不多出台相关政策。江苏明确对创造业相关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项目,省级财政给1个百分点的贴息,鼓舞市县两级再赋予1个百分点的贴息,第一批贴息规模达300亿元。
“此外,设备更新行动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经过加大老旧小区改造、老旧住宅电梯更新升级等,推进建筑节能改造,既有利于全社会实现节能减碳,又提高居民日子舒适度,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孙颖讲。(记者 李婕)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