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车企新考核方案呼之欲出

时间:2024-03-19 09:16:10 推荐 467

经济观察网记者王雅洁3月15日,经济观察报独家获悉,针对三家中央汽车企业的新考核方法正在讨论中,预计很快便会下发。包括市场占有率、利润结构、科技创新以及安全生产等数项新指标,可能会被纳入新考核体系中。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国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进展不够快,将调整政策对三家中央汽车企业单独考核。

三家中央汽车企业为一汽集团、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三家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布局较早,但近年进展速度并不显著,一家央企新能源板块的人士认为,三家央企在新能源领域有较多技术储备,但在过去几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监管等多方面缘故,投资上更为慎重,于是也错过了机遇期。

2024年,三家央企都定下了较高的目标:一汽集团、长安汽车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目标分别为50万辆、75万辆;东风集团打算在2024年实现自主乘用车主力品牌全新车型100%电动化,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

经济观察报获悉,对三家央企考核的调整,目标不仅在于推动企业优化,更重要的在于推动央企投资并购,加入对新能源市场的专业化整合之中。

一名国资人士透露,新能源赛道外,国资委还拟针对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多维度的考核指标,以推动相关产业进展。此前,国资委要紧以“一利五率”为指标,对所有央企进行考核。

风向

张玉卓关于上述单独考核的完整表述是:“要激励企业大胆创新,破除一些妨碍高质量进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比如新能源汽车,国有汽车企业在这方面进展还不够快,我们调整政策,对三家中央汽车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单独考核。因为我们注意到,汽车行业全世界基本上如此子,燃油车在还很有优势的事情下,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一开始投入会比较大,假如对它考核当期利润,就不太容易去全速推进,我们出政策算是要破除那个障碍,考核它的技术,考核它的市场占有率,考核它将来的进展。”

经济观察报获悉,新能源汽车销量、利润结构、市场表现、创新能力、技术水平、资源配置和战略导向等因素,都曾被纳入新考核指标的讨论范畴。

上述国资人士表示,即将下发的新考核方法,可能会对市场占有率,以及新能源汽车利润占全部主营业务利润的比例更加看重。

技术考核指标中则可能会包括研发费用、专利等通用指标,也涵盖企业承担相关攻关任务等指标。这一科技创新指标也正在成为国资委对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利五率”外的新考核维度。

经济观察报记者联系三家相关央企后获悉,目前,企业正在和监管部门沟通考核的相关内容。

一家新能源汽车央企人士透露,依照其企业和国务院国资委之间的沟通事情,考核机制会更灵便,不单是利润和市场占有率,还可能将战略、布局纳入考量。这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意味着一种“松绑”。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王绛表示,和以往不同,此次监管层的调整有更通盘的考量,出资人的要紧监管职能算是考核与分配,央企需要进一步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加快转型升级,引导国内产业健康进展,促进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考核指标调整也应对企业长期高质量进展形成推动作用。

困惑

三家汽车央企与所有央企一样,遵循“一利五率”的考核方式。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将原有的“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即用净资产收益率替换净利润指标,用营业现金比率替换营业收入利润率指标,并接着保留资产负债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

罗志(化名)是一家央企新能源板块相关人士,他表示,“一利五率”让企业的决策和经营更注重当期收益,对企业转型以及对国家战略层面的长期业务支撑能力则有待提升。

从投资的角度看,整车、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快速迭代,关于这些领域的投资短期内很难看到收益,在“一利五率”的考核要求下,企业投资的意愿在降低。罗志表示:“前三年每年投100亿,基本打水漂,几年后才逐渐产生市场效应,前面几年如何算?考核指标依然要遵循的,无论你钱投了什么,只要收益性没达标,那就不合格。”

罗志所在的团队,放弃了部分面向将来的智能化项目,科研投入也有所下降。

不久前,罗志和同事还放弃了一次投资机会,项目具有成长潜力,但团队和技术还不成熟,需要时刻历练。罗志还是倾向收购成熟型企业,因为尽管成本更高,但如此的项目不用从头孵化,能保证收益。“我希望新考核方法尽快下发,如此我们就能多做一些长线投资,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导向。现在一季度快过完了,我们依然按照‘一利五率’考核要求在做战略投资”,罗志讲。

央企曾经以其资源、技术优势,在新能源技术储备上形成优势。另一位汽车央企人士介绍,自己所在的企业,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研发新能源,从产业链布局到原创技术,基本上全国率先,但在汽车销量上,却未尽如人意。

回顾数次市场竞争,他表示,曾错过了一些投资机会,当其他企业跑马圈地、异军突起之时,他所在的团队,需要思考诸多因素更多,不敢过多投入需要长期孵化、初始回报不明显的项目。

在他看来,目前几家汽车央企面临严峻挑战,行业竞争特别激烈,内卷比较严重,汽车行业要尽快转型。转型中,创新能力很重要。他认为下一步依然要从自身多找缘故,投资眼光和战略眼光都要放得更长远。

上述国资人士表示,即将下发的考核方法与原考核目标并不冲突,针对新能源央企的单独考核,将更有利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也更利于“一利五率”的提升,是在做加法。

新的考核思路

在三家央企外,还有大量地点国资控股的车企参与了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总体而言,地点国资控股的车企新能源板块整体进展势头更好,地点国资委也采取了更为灵便的考核方式。

比如一些地点国资委允许企业以项目制方式实施“对赌机制”,企业内部打出了“成功则财富自由,失败则倾家荡产”的口号。

所谓项目制,算是每个职员的收入和自己参与的项目挂钩,项目销量好,收入就高,反之收入还会下降。项目开辟初期,项目团队还会将一部分个人工资投入到项目中,项目成功了,能成倍获得收益,这一事情下,一些地点国资车企的项目负责人收入比央企一把手收入还要高出数倍。

经济观察报获悉,部分央企车企差不多开始借鉴地点国资车企的考核方式。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考核并非孤例,经济观察报获悉,国务院国资委划定了数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新赛道,不同的赛道,可能会优化和丰富考核指标,体现分类考核的思路。

一位汽车央企高层建议,对央企能够分类采取分类考核的方式,创造业、服务业、金融业都能够制定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在创造业中,考核指标也能够再细化,比如汽车行业就要更侧重能源转型,回归汽车的本质,加入质量、成本等多维度的考核指标。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