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厂商倒闭 我买的车该如何办

时间:2024-03-15 12:55:49 推荐 481

“每次看到我的那辆威马EX5,内心总是五味杂陈。它现在不仅二手车价格像跳水似的往下跌,甚至就连最一般的售后维修保养,也成了大难题……”自从去年10月,威马汽车宣布申请破产重组后,家住海南省海口市的许帆都会忧心忡忡。

近几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从“增量时代”转入“存量时代”,一方面销量增速放缓,竞争日益激烈,淘汰速度加剧;另一方面,人们的消费能力升级,关于汽车品质、品牌、性能、外观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无不考验着汽车产业和车企进展的质量,这一过程中,身处末位的车企“破产倒闭”成为必然。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国汽车市场共有超过15家车企因经营不善破产,超过10家经销商集团倒闭,超过2000家4S店关门或暂时停业。

一边是涉事汽车厂商依法合规进行破产申请,处理相关资产和债务;另一边则是像许帆一样的一般消费者,面临汽车厂商倒闭后车机系统无法升级、车辆维修保养难、售后无门、二手车贬值等一系列咨询题。

在全球汽车产业130多年的进展过程中,因经营不善而申请破产、退出历史舞台的汽车厂商数量众多。此时,为了保障每一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地向上进展,汽车厂商破产倒闭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亟待全行业的共同关注并努力解决。

“终身质保”究竟能否“保终身”

“大约五六年前,市场上流通的汽车品牌和车型,种类数量都特别多,有的品牌和车型我们甚至都不认识。”回忆起汽车市场的进展,在北京东方基业汽车城从事二手车买卖的周立凡感慨地讲,随着汽车市场淘汰赛的到来,很多参与者如流星般迅速走下了历史舞台。“从2019年开始,不少小众和冷门品牌的车型不如何流通了,德系、日系和国产头部品牌的车型则越来越多,‘赢家通吃’的感受越发明显。”

其实,“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并非周立凡一个人的感觉。

早在2020年年初,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就曾预言,在中国消费增速下滑和行业去产能、去库存的多重因素叠加效应下,2020年将是落后产能的淘汰整合之年,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威马汽车的进展不过产业淘汰整合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作为成立于2015年、国内最早入局造车的新势力之一,威马汽车曾与蔚来、小鹏、理想合称“新势力四小龙”。自成立以来,威马汽车累计完成12轮融资,已公布额度的融资规模累计达到410亿元。

但是,在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共亏损了约177亿元。到2022年,威马汽车更是频频传出降薪、停产、总部大楼拖欠租金、经销商大面积退网等消息。最终,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威马汽车的破产重整申请。

家住浙江杭州的曲振涛于2021年购买了威马W6,当时最吸引他的莫过于威马官方给出的“首任车主不限年限/里程的终身质保”服务。在曲振涛看来,那个答应对担心三电质保的消费者来讲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但是,随着威马汽车破产重整,曲振涛和其他威马车主“终身质保服务”的愿望落空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车主们发现,威马汽车各地的售后服务中心陆续关门停止服务,有些门店差不多改头换面,成为其他汽车品牌的4S店。

“我们既找不到官方售后,又联系不上官方客服,甚至在汽修店中都找不到威马汽车的相关配件。”曲振涛无奈地讲,“车友们只能调侃自己,威马领先完成了终身质保,因为威马终身质保指的是威马的平生,而非汽车本身。”

记者拨打了威马汽车用户支持中心的电话,截至发稿前,电话中的智能语音客服一直提示“目前线路正忙,请稍等”。并且,威马汽车官网显示的多家门店,在高德、腾讯地图上也已没有相关信息和联系方式。

“原价18万元左右的威马汽车,现在在二手车市场的回收价可能不到6万元,车价损失了三分之二以上。”曲振涛告诉记者,还有一些威马车主当时为了跑网约车才买车。现在车一旦坏了很可能无法维修,他们不仅需要承担车辆贬值的风险,甚至连赚钱糊口的工具都没了。

企业“主动担责”方能破局

同样陷入困境的,还有宝沃汽车、知豆汽车、前途汽车等品牌的车主们。一方面,用车过程中可能随时会面临无法维修的窘境;另一方面,二手车市场给出的回收价格也令他们无法同意。“接着用也不是,卖车也不是”成为这些车主最真实的写照。

2022年年末,宝沃汽车正式宣告破产。而早在当年年初,宝沃官方渠道已全面停售,剩余的库存车则转到二级经销商手中,他们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进行“挥泪大甩卖”。在官方销售停摆的并且,零配件的缺失也让售后网点形同虚设。

“由于厂家已无法提供质保服务,不给店内提供零配件也不支付相应费用,于是即便车主购买的宝沃车辆在质保期内,也无法享受免费质保服务,更换配件都需支付相应费用。”面对多名宝沃车主的追咨询,宝沃汽车售后维修网点工作人员如此回复道。面对汽车厂商的破产,消费者往往遭遇维修难、维权难的困境。

去年5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事情分析——汽车投诉事情专题报告》显示,车企倒闭退市,消费者车辆售后无保障咨询题频发。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进展,一些新能源汽车厂家由于经营不善面临退市,相关车辆的定期保养、售后维修以及原厂零配件服务等难以接着提供,导致车辆使用安全堪忧。

只是,与上述车企不同,也有一些车企在退市或者破产后,仍较为妥帖地处理了消费者后续用车的相关咨询题。

记者盘点后发现,当年萨博和欧宝汽车退出中国市场后,通用汽车接手了其售后服务;西雅特品牌停止在中国销售业务后,售后由大众汽车接手;讴歌退出中国市场后,广汽本田提供其后续服务;广汽菲克退市后,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宣布为广汽菲克车主进行售后维保工作。

“我们能够看到,背靠大集团的车企或品牌,在遇到破产或者退市危机时,通常能比较完备地交接车主后续的车辆维修、保养工作。”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志超表示,假如企业在破产前就已资不抵债,自然无暇顾及消费者的利益,容易造成车主维权无门的事情。

为此,刘志超建议,消费者在选购车的过程中,不要轻易被“终身质保”或者“多年质保”如此的宣传语所左右,依然要依照自己的实际用车需求,进行合理选择。此外,假如担心车企倒闭破产会带来一系列损失,能够选择一些母公司实力雄厚、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汽车品牌,以此降低风险。

多方协作才能持续健康进展

“虽然有讴歌、广汽菲克、广汽三菱如此情愿在退市后主动交接汽车维修、保养业务的车企。但要保护每一位老车主的合法权益,仅靠车企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刘志超认为,在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将来淘汰速度更快的大环境下,多方协作形成一套更能保护车主核心利益的体系尤为关键。

针对这一咨询题,记者采访了广东世纪人律师事务所律师于大钊。他表示,当车企破产后,汽车处理方式取决于破产程序的类型和发展。

一方面,假如车企在破产后被其他车企收购或并购,能够找收购方负责后续的维养和零件供应;另一方面,假如车企倒闭且没有被收购,可能会有第三方介入合作,承接车辆的售后业务。于是,车主应关注受理破产的法院公告,及时向破产治理人反映相关事情并寻求解决措施。

“像威马汽车如此,倒闭后没有第三方介入解决车主售后业务的事情,会比较棘手。”于大钊建议,“消费者能够仔细查阅购车合同,确认合同是否对车企破产的相关事宜进行了约定,假如有相关的条款,消费者能够按约定内容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车主们还能够经过车友群、论坛等建立联系,然后向当地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或将书面材料整理后,依托消费者协会或者司法机关进行维权。”于大钊补充讲。

记者查询《汽车销售治理方法》发现,其第二十一条规定,供应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停产或者停止销售的车型,并保证至少10年的配件供应和相应的售后服务。并且,大多数新能源车企对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保修期也都作了明确规定。

但是,与燃油车市场上较为成熟的第三方维修、保养体系不同,当前新能源汽车维修售后服务技术及资源均掌握在车企、零部件厂商手中。大部分车辆电池、电机、电控的售后服务依然要靠主机厂的渠道来解决,独立的第三方售后体系尚未建立。

对此,刘志超建议,新能源车企应向第三方服务商合理开放权限,并且应要求主机厂在破产清算之前,解决车辆配件的供应咨询题,保障车主后续最基础的用车需求。

“业内很多报告预测称,将来5-8年,很多汽车品牌将面临关停并转。”刘志超提醒讲,一家车企在破产倒闭之前,往往要记忆较长的销售低迷、业务缩减周期。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应及时关注最新发展,尤其要关注后续维修保养应该由谁负责,不让手中的汽车成“弃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真齐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