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疾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怎么“过弯”?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题:一路疾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怎么“过弯”?
作者李腾飞苏碧滢徐雪莹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一数据,折射出中国在该领域的优势。但正如一场赛车竞速中,率先者需要不断平稳过弯才能保持位次。关于一路疾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而言,巩固扩大产业进展优势还有哪些“弯道”要过?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新社记者韩海丹摄
弯道一:前瞻技术挑战
新能源汽车的进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推动。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率先全球,但在前瞻核心技术的研发上,仍需接着发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研发总院试制部高级技师杨永修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优势明显,但在产业繁荣的并且,还要加强在固态电池、小型化高性能电机、全主动悬架等前瞻引领性核心技术攻关和专利布局,以保持产业持续健康可控进展。
全国政协委员、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俞培根更关注氢能源汽车进展。他表示,氢能是低碳绿色的二次清洁能源。将来,新能源汽车进展应该注重氢能利用技术研发。
弯道二:配套环境挑战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充电拥堵”,成为不少车主的困扰。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提出,此时,充电基础设施虽然保持高速增长,但仍然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电力容量不足、投资回报周期长等诸多挑战。
为了支持自动驾驶技术进展,并且缓解汽车补能矛盾,何小鹏建议,探究限定场景低速无人驾驶的政策法规,开展限定场景夜间低速无人驾驶+补能试点应用,探究更多应用场景,加速市场化推广。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上量,大规模电动汽车的无序充电将进一步加剧电网负荷的峰谷特性,有可能给电网安全带来隐患。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指出,为了变负担为资源,能够利用车网互动,研究探究电池与电网双向融合互动,让电动汽车变成“挪移充电宝”,电网低谷充电、高峰放电,缓解电网压力。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新社记者盛佳鹏摄
弯道三:环保安全挑战
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是新能源汽车进展不能回避的咨询题。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作为一项重要技术被列入鼓舞类目录。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长期从事新能源行业,他介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大,但目前存在电池流向治理难度大、回收价格混乱、小作坊安全污染隐患等咨询题。
张天任建议,要构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生态体系,强化溯源体系数字化建设,加强规范性企业的资质审核,规范引导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信息的公开化,防止资本无序重复扩张。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陕西省委会主委张华俊建议,鼓舞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平台,推动锂电池回收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辟,突破锂电废弃材料高效处理难题,形成锂电池创造、回收产业集群优势。
弯道四:“出海”竞争挑战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快速“出海”。针对这种趋势,曾毓群提醒,企业在走出去时要有序竞争,防止“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此外,中国车企要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升国际标准妨碍力。
全国人大代表,民进福建省委会主委严可仕建议,探究新能源汽车出口新模式,保障新能源汽车出口运力自主。
他提出,要引导规模较小的汽车贸易商选择集装箱船运输,支持集装箱创造商在车体加固、防潮、防火方面研发适合运输新能源汽车的集装箱;鼓舞航运企业和船厂联合研发改造利用其他船型运输汽车;鼓舞中欧班列运输汽车,推动研发能满足新能源汽车运输安全性要求的新型铁路货车。(完)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