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家公司披露股权激励打算 集中分布五大行业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月26日晚,今年以来A股有108家上市公司披露股权激励打算。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创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创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创造业等行业上市公司发布股权激励打算数量较多。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创造业共有20家上市公司发布股权激励打算,居各行业首位。
很多公司激励人数较多
股权激励打算涉及职员数量从个位数到千位数不等,很多上市公司激励人数较多。
以海大集团为例,该公司日前发布的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打算(草案)显示,激励对象共计3745人,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3400万份,约占激励打算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2.0436%。
上市公司激励打算考核目标普遍分为公司层面和个人层面。以致欧科技为例,该公司披露的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打算(草案)显示,拟向激励对象授予权益总计不超过401.5万股,占本激励打算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1%。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不超过47人。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司层面考核年度为2024年至2026年三个会计年度,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以2023年为业绩考核基准,2024年至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值分别为25%、56.25%和95.31%。激励对象绩效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稳定核心人才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显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逐步健全,有利于进一步稳定核心人才并调动团队积极性,努力完成中长期战略目标,助力上市公司再创佳绩。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股权激励打算是经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让企业经营者得到一定经济权利,使他们可以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长期进展服务。股权激励能够替代一部分工资薪酬,以股权支付的方式吸引人才,是股权激励真正的目的,应避免将股权激励作为一种市值治理工具。
盘和林表示,上市公司按照进展时期可分为导入期、风险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成长期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打算,一方面能够用股权代替现金支付,规避企业现金流不足的咨询题,另一方面能够调动核心职员积极性。关于衰退期企业来讲,企业盈利能力开始走下坡路,职员为企业制造收益的可能性较低,如今股权激励往往很难行权,需要投资者予以甄别。
职员持股打算持续增多
除发布股权激励打算外,近期,很多上市公司还发布了职员持股打算。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5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职员持股打算。
仅2月26日晚,就有正泰电器、贝肯能源等上市公司发布职员持股打算草案。
很多公司董监高参与到职员持股打算中。依照正泰电器公告,此次出资参加2024年职员持股打算的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部分董事、监事、高级治理人员和职员不超过82人,其中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治理人员8人。本职员持股打算资金总额上限为29613.255万元。职员持股打算的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回购的股份。
另以李子园为例,公司近日披露的2024年职员持股打算显示,参与对象为公司(含子公司)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高级治理人员、中高层治理人员、核心业务(技术)骨干及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人员。首次受让部分的参与人数不超过379人,其中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高级治理人员不超过10人。
发布职员持股打算的58家上市公司中,有25家参与职员持股打算的职员数量占总职员比例超5%,有14家超10%。和邦生物、恒逸石化、雪人股份等公司参与职员持股打算的职员数量逾1000人。
来源:中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