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怎么改变世界?

时间:2024-02-27 09:14:55 推荐 592

哒、哒、哒……

在柯南道尔的书中,大侦探福尔摩斯和朋友华生经常乘坐马车,尤其是双轮轻便马车。有时候,假如旅途拉长一点,那普通是乘坐马车—火车—马车。总之,马车是到达目的地的重要工具之一。

关于阅读19世纪欧洲小讲的读者来讲,马车也成为对这个时代的经历,比如《简·爱》中浮现过的公共马车,再比如《羊脂球》中主角与其他乘客在公共马车上的一场逃亡。

近日,中信出版集团一本由英国作家、《经济学人》副主编斯丹迪奇写作的《车轮上的历史》出版,就详细回顾了这段历史:从更久远的战车时代,到罗马时代的双轮车,再到马车、公共马车、有轨马车,最后到汽车和网约车时代,或许下一个将是无人驾驶汽车。

新咨询题总伴随着新进展而浮现。堵车困扰了现代的都市人,马粪困扰着19世纪的纽约和伦敦,而凌晨的车轮声则困扰着罗马城的诗人(罗马白天不允许普通的车辆在城内行走)。

就像这本书的标题一样,它写了车轮和车辆的进展史,并且也是一部社会进展史。随着滚滚车轮向前的,还有新的社会规范、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都市管理经验。从中,我们或许能够一窥所谓进步带来的好处与咨询题。

车辆里的社会进展史

对交通来讲,什么是关键?速度、速度,依然速度。

通常来讲,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步行速度大约在每小时4至7公里之间。但思考到体力的有限性,一般人一天走25公里,差不多被认为到了能够承受的正常范围的上限。即使是受过训练的徒步旅行者,一天步行50公里也差不多是接近上限了。

但车辆的进展并不受人类自躯体能的限制。从战车、马车到汽车,车辆的速度,某种程度代表了社会利用工具提升自身进展上限。于是《车轮上的历史》展示的最基本角度之一,算是车辆的进展历史。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社会的进展史紧密相连。人类早就开始使用车轮和车辆,但车辆以一种华丽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并演出声势浩大的剧目,就要等到战车的浮现。

《车轮上的历史》提出,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从两轮车演变成的战车,带来了更大规模的战争,也带来了一个战争民族——赫梯人。

古战车的速度能够达到惊人的每小时25英里(约等于40公里),这一速度关于步兵的威慑力和冲击性是划时代的。发生在公元前1274年的卡迭石战役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战车大战——约有5000辆战车参战。

只是,战车的时代持续了约1000年之后,在公元前331年的高加米拉之战中,亚历山大大帝让波斯国王的战车冲入阵地,并对其分割包围并摧毁了他们——战车大规模作战的时代过去了。

假如讲战车逐步被骑兵所取代,宣告一个时代结束的话,那么一般马车以及随之而来的公共马车和有轨马车的浮现,又宣告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

这是在战车时代过去后的1000多年之后——15到16世纪coach马车的大行其道。在此之前,欧洲人认为男人乘坐马车是不风光的。

《车轮上的历史》提出,coach马车轻便、快捷,在军事上还能够做炮台使用,这使得马车在16世纪开始广泛使用,并促进了驿站马车的诞生。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coach马车的意义也很重大——因为单人和物资运输的难度在降低:17世纪从伦敦到巴斯的三天旅程,总共105英里,每个座位收费1英镑5先令。这固然不是一个便宜的价格,但在此之前,一个人想要这样便捷地挪移,花费的代价无疑要大得多。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不断进展,更快捷的交通挪移速度成为了必需。在欧洲的各个都市,公共马车开始大进展,一般人也能够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乘坐马车从一个目的地到达下一个目的地,或者在都市中挪移,这进一步扩大了整个都市的范围。

然后,算是我们熟知的现代历史——汽车几番尝试后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福特汽车的流水线工厂,将生产率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促进了富裕的工人阶层诞生。《车轮上的历史》对此的叙述相当清楚易懂。

但这并不是全部。伴随着汽车的兴起,还有更为混乱的交通体系。人类长期以来习惯了马车的速度,但汽车无疑将这一速度的上限提高了好几个档次——在此之前,惟独在固定轨道上运行的火车突破了马车的速度。

新咨询题与新要求

人们事实上很难回答一个咨询题,究竟是新的经济形态和需求刺激了发明的应用,抑或是新的发明刺激了新的经济形态和需求的产生。答案或许是:互相促进。

不仅仅社会的进展与车辆的发明、使用互相促进,一座都市的进展也是这样。都市随着车辆的使用在扩大,与之而来的咨询题也随之产生,比此时天大伙儿所熟知的大都市病算是这样。

《车轮上的历史》正是带着这些咨询题在叙述。斯丹迪奇的写作特别平易近人,有很多趣味性的故事,并把车辆的进展咨询题埋入一个又一个故事之中。

比如古罗马时代,罗马城里街道太狭窄,轮式车辆在很长一段时刻里只允许在黄昏到拂晓那个时段行驶在城里,但这又让一位罗马诗人对车辆晚上的噪音耿耿于怀。

到了16到19世纪,马车几乎成为都市运营的主动脉,都市的设计方案也随之而变:为了方便马车通行,都市被建得道路宽阔且笔直,但马车的大量使用也使得堵车咨询题变得难以避免。另一个咨询题是马粪,除了几条要紧街道,缺乏清理人手的都市道路上,马粪堆积如山。

到了汽车时代,全球范围内面临的挑战就更多了。首先是速度的提升使得对行人安全的威胁性在提高。其次,噪音、灰尘咨询题也难以避免。著名儿童小讲《柳林风声》就叙述了如此一个由汽车带来的混乱,主角之一的蟾蜍先生,由于喜欢汽车风驰电掣般的速度,造成了一系列的难题——车祸、牢狱之灾和逃脱。

此外,由于都市随着汽车扩大,郊区文化产生,通勤成为另外一个咨询题。此外大商超也因为汽车的普遍使用而诞生——人们更容易从一个地点聚集到另外一个地点购物。

而随着汽车的大进展,最关键的能源咨询题浮现了。气候变化与燃料的可持续性,使得电动汽车的时代逐步到来。

假如看《车轮上的历史》这本书的时候,被一路带着走,或许会觉得作者的讨论有些松散,经常从一个咨询题跳跃到另外一个。只是,假如这时候停一下,感觉一下作者提出的种种咨询题,而不是指望从这本书中得到答案,那么阅读的感觉或许会好得多。

作者的不少叙述喜欢从更早的历史开始讲起,比如关于网约车的描述算是这样。网约车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新进展,但它的进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小公共汽车”开始的。进展到21世纪,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网约车是在私家车和公共交通系统之外的一个解决方案,关于很多都市居民来讲,这进一步提高了出行的便利性,但随之而来的是当地出租车行业受到了冲击。

此外,比如道路拥堵之类的咨询题,也并不能指望网约车解决。都市的交通咨询题或许是一个动态进展的咨询题,虽然有不少可能性的尝试。但就像这本书讲的一样,在马车时代过去一个多世纪之后,人类不得不再次面对怎么解决要紧都市交通工具的可持续性咨询题。

没有咨询题可以被轻易解决。今天好像拥有一个轻易解决的办法,或许会在明天带来严重的后果——这或许是这本书给我们最重要的忠告之一。在马车拥堵、粪便污染、便利性不足等咨询题之后,是汽车带来都市更大的拥堵(这是随着都市扩大、居民增多的一种必然),更大范围内的污染,以及对都市管理更高的要求。

于是,换句话来讲,进步是相对性的。在都市便利性和更快的出行速度提升之后,有时候或许我们需要咨询一下自己,是不是确实需要出这趟门。

(作者:陈洁编辑:杜尚别)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