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汽车OTA安全风险

时间:2023-12-22 13:39:59 推荐 749

常用常新、千人千面,这些曾经看似与汽车产品毫不相干的话题,此时正在经过OTA(汽车软件在线升级)技术成为现实。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OTA装配量达527.4万辆,同比增长31.8%,累计进行了约696万次OTA升级,多家新势力车企更是保持几乎一月一更新的频率。据不彻底统计,仅11月,便有23个品牌推送了31次OTA升级,覆盖多达52款车型。可见,以OTA技术查缺补漏、丰富应用的做法,在此时的汽车行业已是寻常之事。

当车辆浮现系统缺陷时,传统做法往往需要生产厂家召回车辆,用户将汽车开到指定4S店进行修复。而利用OTA技术,则能够实现在线修复系统缺陷,用户只需将车辆连接网络,进行OTA升级即可,大大减少了车企的召回成本和用户的时刻成本。比如最近特斯拉宣布,由于存在安全风险,将召回203.12万辆配备全自动驾驶(FSD)软件的汽车,打算经过OTA更新来解决。

在帮助车企降本增效的并且,OTA更是为车企盈利开发了全新“赛道”。车企可经过OTA技术实现车机娱乐系统、导航地图等应用软件的更新,提升用户用车体验。同样以特斯拉为例,不久前其宣布将经过OTA推送,对车机交互、娱乐语音和安全功能进行更新。此外,小鹏汽车也于12月14日宣布向小鹏G9、小鹏P7i用户开启XmartOS4.5.0版本OTA公测。

只是,用OTA筑牢安全“篱墙”、升级应用软件的并且,必须谨防工具本身出岔子。其实,车企在对车辆OTA升级时,涉及到云端、车端、用户端的数据、通讯网络等安全,一旦浮现漏洞,就会对用户个人隐私、车辆安全等带来极大风险。汽车OTA安全要紧包括TSP(远程服务提供商)安全、升级包安全、网络环境安全、车端主控节点安全等。怎么在保证车辆安全的条件下,对更多功能域开辟OTA,是现时期汽车产业面临的基本挑战。

此外,怎么保障OTA技术更加稳定,避免升级后浮现无法预料的漏洞,也是目前车企需要解决的一大咨询题。今年3月,极氪001在进行OTA更新后,便有很多车主表示车机系统浮现操作变迟缓、中控屏黑屏、无法识别障碍物等咨询题。

只是,在笔者看来,OTA安全咨询题并非企业一家之责,必须汇聚多方力量,共同推动OTA越来越规范化、安全化。对此,政府部门差不多采取相关措施。2022年,工信部发布《对于开展汽车软件在线升级备案的通知》,提出车企应按要求依次完成企业治理能力备案、车型及功能备案和具体升级活动备案后,才能实施OTA升级。此外,工信部在《对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规定,生产者要加强OTA安全和漏洞检测评估。

除了在政策上对企业提出要求,相关政府部门更需在事前、事中、事后对OTA进行全周期监管。针对不同OTA类型采取差异化监管模式,健全完善准入治理、测试评估、备案治理、技术状态检测、召回治理等监管环节。与此并且,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信息共享、数字化监管等机制,并开展安全监管示范,全方位确保OTA安全。

监管并非“牢笼”,而是为企业制造更加健康的进展环境。笔者认为,在OTA安全监管上,也需要进一步简化监管认证机制、完善监管方式,实现一次论证多处采信,切实提升安全监管效率。不管汽车产业怎么转型,安全始终是产业进展底线。惟有守住安全防线,让汽车OTA有序进展,才能让消费者真正感觉到OTA带来的便利。张奕雯《中国汽车报》(2023-12-18012版)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