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义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就义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时间:2023-12-03 15:18:18 推荐 702

就义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就义诗》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精神。

《就义诗》是杨继盛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精神。作者杨继盛是明代爱国将领。杨继盛坚决主张抗击北方鞑靼的入侵,反对妥协误国。先是上疏朝廷,弹劾仇鸾误国,后又上疏弹劾奸相严嵩,遭毒刑,被杀害,死时年仅四十岁。

就义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就义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这首诗便是他临刑前作,前二句讲自己尽管死了,但浩气仍留乾坤之间,光耀千古,后两句感慨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不禁万分遗憾,但死后若有忠魂在,一定还要补报国家,以偿夙愿。整首诗寥寥二十字,一片忠贞报国之心,凛然可睹,千载以下读之。

《就义诗》全文及赏析

《就义诗》原文: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意思是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但一颗耿耿丹心照耀千古。这一生还将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下忠魂来弥补。

就义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就义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这首诗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原诗没有题目,诗题是后人代拟的。作者为揭发奸相严嵩被处死,诗中表现了忠心报国,至死不变的决心。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如闻忠诚之灵魂在呼喊,感人肺腑。

就义诗表达的精神是是什么?

表达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可不能改变。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感人肺腑,原文如下:

作者:明代诗人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白话译文

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仅为国而死,浩气当还于太空,虽我将死,但丹心可永存,可千秋万代照耀后世。

生平早有报国心,却未能报国留下遗憾,留下忠魂作厉鬼仍要为国除害杀敌作补偿。

文学赏析

前二句讲自己尽管死了,但浩气仍留乾坤之间,光耀千古,后两句感慨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不禁万分遗憾,但死后若有忠魂在,一定还要补报国家,以偿夙愿。整首诗寥寥二十字,一片忠贞报国之心,凛然可睹,千载以下读之,也省事为之感动。

诗人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可不能改变。诗的大意讲: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还存留在乾坤之间,一颗耿耿丹心,永远照耀着千秋万代。这一辈子还没有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作忠魂来弥补。

这首诗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原诗没有题目,诗题是后人代拟的。词人为揭发奸相严嵩被处死,诗中表现了忠心报国,至死不变的决心。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如闻忠诚之灵魂在呼喊,感人肺腑。

夏明翰《就义诗》是什么精神?

崇高革命精神。

夏明翰,字桂根,祖籍湖南衡阳县,1900年农历八月生于湖北秭归,1917年春夏明翰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湖南,夏明翰和同学们走出校门,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1928年初夏明翰被党调到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由于叛徒的出卖,同年3月18日他不幸在武汉被敌人逮捕3月20日清晨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时年仅28岁。

就义诗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五言诗,诗的前两句砍头不主要,只要主义真,充分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一个革命者对人民,对革命的耿耿丹心,闪烁于诗的字里行间,后两句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表达了作者对前途乐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就义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就义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这首诗的特点一是语言朴素,没有华丽的词句,知道如话,节奏明快,铿锵有力,读来琅琅上口,使人易读易记,成为一首广为传诵的短诗,二是字里行间道出了作者的肺腑之言,古人讲诗言志,诗是真实感情的流露,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听到作者伟大的心声,它不是普通的诗,而是用血肉凝成的诗篇。

就义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诗歌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袒露了作者不甘受奴役,不愿当亡国奴的民族气节,为没有可以死在抗日的战场而深感遗憾和对民族前途的无比担忧以及将个人一辈子死置之度外的牺牲精神。

后俩句表达了作者一个共产党员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一个革命者对人民、对革命的耿耿丹心,闪烁于诗的字里行间.后两句“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表达了作者对前途乐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他坚信:自己的血可不能自流,无数革命志士会接过他的枪,接着战斗,去迎接灿烂的拂晓,被压迫的人民一定可以获得解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

作者面对死亡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对同志的期盼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

表达了作者为了人民为了,为了革命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

夏明翰的就义诗哪一年写的表达什么精神

1928年3月18日他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在武汉被敌人逮捕。3月20日清晨,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当敌执行官咨询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讲时,他大声讲:“有,给我拿纸笔来!”因此,夏明翰写下了上述那首大义凛然的就义诗。

这是用血肉凝成的诗篇,闪烁于诗的字里行间的,是一个共产党员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是一个革命者对人民、对革命的耿耿丹心;表达了作者对前途乐观,对同志的期盼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

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夏明翰悲壮地牺牲了,时年仅28岁。

夏明翰的就义诗写的什么意思

夏明翰的就义诗写的意思:为信仰不惜牺牲,并坚信自己的信仰,会有人前仆后继。

夏明翰的《就义诗》表达了他为了信仰与真理不畏牺牲、威武不屈的精神,表现出其为了坚持正义的理想而视死如归的壮勇。夏明翰是无产阶级政治家,1928年2月,夏明翰在汉口被敌人逮捕,同年3月20日,英勇就义。

作者抱着对前途乐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他坚信:自己的血可不能白流,无数革命志士会接过他的枪,接着战斗,去迎接灿烂的拂晓,被压迫的人民一定可以获得解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

创作背景

1928年3月18日,因叛徒出卖,夏明翰在武汉被捕,敌人对他施用种种酷刑,劝他投降,但他始终视死如归。3月20日清晨,夏明翰被押送刑场,行刑前,敌人咨询他还有什么话要讲,他大声道:“有,给我拿纸笔来!”因此,写下了这首传颂至今的就义诗。

他留下的这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激励和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不惧牺牲,英勇奋斗。

来源: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