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发文表示:到2035年适配高比例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

时间:2025-11-11 15:41:07 推荐 345

11月10日,国家进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对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协同高效的多层次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基本建立,持续保障新能源顺利接网、多元利用、高效运行,新增用电量需求要紧由新增新能源发电满足。满足全国每年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纳需求,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到2035年,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

分类引导新能源开辟与消纳

《意见》明确,分类引导新能源开辟与消纳。在大型基地层面,重点推进三类场景协同进展:统筹“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外送与就地消纳,经过新能源集成进展、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西部地区挖掘消纳潜力等方式,促进“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实现规模化就地消纳;优化水体面基地一体化开辟与消纳,依托西南大型水电基地,充分思考水电调节特性,优化配置新能源;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开辟与消纳,落实海洋经济高质量进展要求,科学布局海上风电,接着推动近海风电开辟,有序推动深远海风电基地建设。

在新能源消纳方式层面,《意见》要求,科学高效推动省内集中式新能源开辟与消纳。综合思考资源条件、用电增长,结合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落实要求,科学布局省内集中式新能源,优化开辟结构、合理把握建设节奏,加强调节能力建设,提升电网承载力,确保新能源高效消纳;积极拓展分布式新能源开辟与消纳空间。充分挖掘分布式新能源资源潜力,拓展分布式新能源开辟场景。增强分布式新能源自调节能力,提高自发自用比例等。

推动消纳新模式新业态

《意见》提出,大力推动新能源消纳新模式新业态创新进展。在创新新能源集成进展模式方面,《意见》提出,研究制定促进新能源集成进展的政策举措,支持“沙戈荒”等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加强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建立集成进展产业体系。提升新能源装备创造绿电应用水平,实现“以绿造绿”。统筹布局绿氢、氨、醇等绿色燃料制储输用一体化产业,打造“灵便负荷”。推进零碳园区建设。

在推动新能源与产业融合进展方面,《意见》要求,积极推进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新能源基地就地消纳协同对接,妥帖有序推动高载能产业向西部清洁能源优势地区转移。支持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实现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创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能源融合进展。加强新能源与算力设施协同规划布局及优化运行,推动算力设施绿色进展。

在支持新能源就近消纳新业态进展方面。《意见》明确,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新能源接入增量配电网等新能源就近消纳新业态健康可持续进展,支持新能源就近接入。此外,《意见》还提出,完善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等。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