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进展在行动 | 全面推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进展 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力量

时间:2025-09-16 15:18:05 推荐 612

编者按

当前,我国公募基金行业正步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公募基金在实现规模增长的并且,也面临着提升投资能力、优化客户体验、增强投资者信任等重要课题。近日,在北京证监局指导下,北京证券业协会携手北京四十余家公募基金治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基金评价机构以及多家主流媒体,共同启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进展系列活动”。

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证券报非常开设“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进展在行动”专栏,经过署名文章与记者专访形式,围绕行业转型、投研创新、合规管理、投资者陪伴等核心议题,分享考虑、传递理念、凝聚共识。

北京证监局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进展行动方案》,标志着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进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的新进展时期。行动方案作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为行业高质量进展指明了方向。北京作为国家金融治理中心,公募基金机构数量全国第二,业态丰富,开放程度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北京证监局深刻把握新时代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证监会党委工作安排,充分发挥首都金融资源集聚优势,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努力打造公募基金高质量进展的“北京样板”。

把握新时代要求 深刻认识高质量进展重大意义

改革是时代所需。公募基金行业通过二十多年的进展,已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机构投资者,治理规模超过30万亿元,投资者数量超过8亿,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但随着经济进展进入新时期,行业在经营理念、功能发挥、管理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迫切需要经过深化改革,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改革是市场所趋。公募基金行业连继续资产端和负债端,在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推进产融结合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行业因高速增长引发的系列咨询题,不仅制约了行业自身进展,也妨碍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行动方案提出的一系列回应市场和社会关切的改革措施,力图推动行业机构专注主业、优化供给、提高价值制造能力、形成适合各类投资者需求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探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募基金进展新模式,真正形成行业高质量进展的“拐点”。

改革是民心所向。信义义务是公募基金行业的基础。在行业高速进展的过程中,“重规模、轻回报”倾向、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等咨询题逐步暴露。行动方案坚持咨询题导向、目标导向,突出行业进展的政治性与人民性,以一系列投资者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引导行业机构牢固树立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降低投资者成本、优化投资者服务,推动公募基金行业牢牢站稳人民立场。

北京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总部和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理应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北京证监局经过专题培训、政策解读、座谈调研等多种形式,推动辖区38家公募基金治理人、8000余名从业人员深入理解行动方案精神实质,引导行业将自身进展融入国家进展大局,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打造新基金业态 构建多元化专业化进展格局

北京证监局积极引导辖区行业机构深入转变进展理念,优化业务结构,着力构建与高质量进展要求相习惯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第一,大力推进业务创新进展。引导首都公募基金行业加大创新力度,持续优化业务布局。一是推动浮动费率产品创新,指导辖区7家公募基金治理人成功申报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实现治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更好地绑定,目前相关产品运作平稳。二是积极进展权益类产品,引导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投资策略,2025年上半年辖区新发权益类基金产品73只,规模合计415亿元,在管权益类基金产品共1106只,规模合计1.66万亿元,持有A股市值合计1.58万亿元。三是用好增量政策,指导2家基金公司参与首批互换便利操作,推动3家公司发行首批中证A500ETF基金共60亿元,为稳市提供增量资金。

第二,优化行业服务体系。着力推动首都公募基金行业向“以投资者为中心”转变。一是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今年以来辖区已新增3只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录,截至目前辖区共14家公募基金治理人的81只公募基金产品被纳入名录,为投资者养老投资提供了更多选择。二是完善投资者陪伴体系,催促机构建立全生命周期陪伴机制,经过投资理念宣导、市场解读等方式,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三是推进数字化转型,支持机构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创新服务模式,改善投资者体验。

第三,提升投研核心能力。投研能力是公募基金行业的立身之本。催促首都公募基金行业构建与高质量进展相习惯的投研体系。一是推进数字化投研平台建设、基金经理团队制、一体化投研体系等先进做法在辖区先行先试,加快建设“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的投研体系。二是优化投资决策机制,完善投资决策流程,加强研究对投资的支持作用,减少投资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考核、激励机制,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专业精湛的投资治理人才。

制造新价值贡献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北京公募基金行业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融入首都进展大局,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进展中展现新作为。

第一,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引导行业资金精准投向国家重点进展领域。一是服务科技创新,支持辖区机构设立科创主题基金,截至2025年上半年,辖区在管科创板基金48只,规模1732.36亿元。二是支持绿色低碳进展,鼓舞公募基金治理人开辟ESG产品,完善ESG投资体系,截至2025年上半年,辖区已有ESG主题基金37只,规模合计248.09亿元。三是深化REITs市场进展,2025年上半年辖区新发REITs产品3只,发行规模38.03亿元,辖区累计发行REITs产品37只,规模1033.95亿元。有效盘活存量资产,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服务首都高质量进展。支持辖区机构充分发挥资金优势和专业能力,为首都经济社会进展注入金融活水。一是支持高精尖产业进展,引导资金投向北京市重点进展的产业领域。截至2025年上半年,辖区在管北交所主题基金9只,规模36.80亿元。二是支持都市现代化建设,经过REITs产品支持产业园区、交通、仓储物流、生态环保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各类项目建设,为重资产项目拓宽融资渠道,助推投融资良性循环。2025年一季度,市场首单都市更新产业园REITs上市,募资11亿元,积极助力北京市属国企盘活存量资产,成为首都都市产业升级高质量进展的新动能。

第三,深化投资者保护。首都公募基金行业始终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放在首要位置。一是推进费率改革,自2023年7月起持续推动公募费率改革,基金治理费、交易佣金已显著下降,行业费率水平持续优化,2024年辖区机构已为投资者节省72亿元,实实在在让利投资者。二是推进投资者教育创新,引导投资者充分认识各类产品的风险特征。催促机构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确保产品风险等级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三是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建立快速响应、高效处理的投诉纠纷解决渠道,将投资者保护贯通监管全链条。

第四,强化风险防控。坚持“看得清、管得住”的原则,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一是健全监管体系,综合多方信息为辖区行业机构描绘立体画像,构建全方位立体监管模式。二是强化日常监管,经过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检查相结合,实现对机构经营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三是落实“长牙带刺”,对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从严从快处理违法违规机构和责任人员。四是防范化解重点风险,密切关注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关键风险点,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北京证监局将与市场各方携手并肩,以行动方案为指引,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推动北京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进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进展大局、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