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地震:近30万人手机提早“震动”,地震预警怎么传到手机?
3月26日凌晨1时21分,河北廊坊市永清县(北纬39.42度,东经116.60度)发生了一次4.2级
去年,国家地震预警工程顺利经过竣工验收,标志着我国建成了覆盖范围最广、技术最先进的地震预警系统。这套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算是提供地震预警服务。当地震发生时,会产生两种要紧的地震波:传播速度较快但震动较弱的纵波,以及传播速度较慢但破坏力更大的横波。地震预警正是利用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以及电磁波远超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经过震中附近的地震仪捕捉到纵波,快速计算出地震参数和妨碍程度,在具有破坏性的横波到达之前向可能受妨碍的地区发出警报。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已建成覆盖全国的地震预警网络。在重点预警区,首报用时平均仅需7秒;而在普通预警区,首报用时则为10至30秒。这种高效的预警机制能够为公众争取几秒到几十秒的宝贵时刻,以便采取应急避险措施。例如,在此次河北廊坊地震中,震后7.5秒,中国地震预警网就发出了预警信息,近千台终端接收到了相关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居民收到的预警内容会有所不同,尤其是显示的地震横波到达时刻和震中距离。这是因为地震预警的时刻长短与该地区距离震中的远近直截了当相关,距离越近,预警时刻就越短。
有些市民可能会不明白:“什么原因别人收到了提醒,而我没有?”实际上,市民能够经过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正在不断拓展服务终端,包括手机应用、电脑客户端等多种发布渠道,于是许多品牌和型号的手机都能够便捷地接收到官方权威的地震预警信息。
一旦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市民应依照所处环境迅速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并牢记正确的避震姿势:伏地、掩护、抓牢。遇到地震时不要惊慌,应马上就近寻找
北京市地震局表示,此次廊坊地震后,北京全市大部分地区均有震感,其中大兴区、丰台区、通州区和海淀区的部分街道(乡镇)震感较为明显。截至目前,尚未收到任何人员伤亡的报告。
来源:多特软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