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个月车均保费同比下降 赔款同比增长近13%

时间:2023-11-16 09:16:00 推荐 798

11月13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今年前10个月,车险签单保费同比增速不及保单件数增速,车均保费同比接着呈下降趋势;并且,赔款同比增长近13%,明显高于车险保费增速。

业内人士认为,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持续放宽,加大了车险价格差异,也进一步考验险企的定价能力、风控能力等。将来,随着更多主体介入车险市场,除了价格竞争,产品竞争、服务竞争等也将深刻妨碍车险市场。

保费同比增速

不及保单件数增速

具体来看,今年前10个月,64家有可比数据的经营车险业务的财险公司签单件数同比增长7.65%;签单保费约7082.2亿元,同比增长5.92%。

一家保险公司车险业务负责人黄威(化名)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车险签单保费同比增速小于签单件数同比增速,反映出今年以来车均保费有所下降。

这一趋势在近期保险公司发布的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也有所体现。险企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近六成财险公司车均保费较第二季度下降,近七成险企第三季度车均保费低于2000元。

业内人士认为,车均保费下降与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进一步放开有较大关系。今年1月12日,原银保监会发布《对于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从此前的[0.65-1.35]扩大为[0.5-1.5],执行时刻原则上不晚于2023年6月1日。这在业内被称为车险“二次综改”,经过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进一步扩大财险公司车险定价自主权。

黄威表示,车险“二次综改”实施后,从行业整体数据看,车险定价系数进一步下行,从而导致车均保费环比下降,但降幅并不大,局部地区费用竞争较为激烈,但市场整体依然较为理性。

从前10个月车险报案和已结赔款来看,有效报案件数同比增长12.38%;已结赔款同比增长12.77%。

对照来看,车险已结赔款同比增速明显高于车险保费同比增速。关于这一事情,业界早有预期。2022年,行业车险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要紧缘故之一是车辆出行频度减少,导致出险率创新低。今年,车辆出行基本恢复正常,报案件数同比明显上升。并且,车险赔款同比增长了近13%。“今年各家公司对出险率和赔付率的上升已有心理准备,于是,在价格竞争时也会比较节制。”黄威表示。

更多玩家入局

或改变行业生态

随着车险综合改革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业内人士认为,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而随着车险市场不断迎来新“玩家”,尤其是汽车主机厂的介入,行业可能还会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治理总局批复接受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变更业务范围,接受其开展机动车保险,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机动车商业保险。并且,批准宝马(中国)保险经纪经营保险经纪业务。两家汽车主机厂分别以直截了当经营保险公司和经营保险经纪公司的形式切入车险市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车的保费普通比传统汽车更加昂贵,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决定,于是,汽车主机厂希望经过自己的参与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车险产品。从特斯拉推出的车险产品来看,真的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车险模式。比亚迪直截了当介入机动车保险,也可能给车险市场带来巨大变化,其在产品和定价模式上的创新尤为值得关注。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此前在同意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厂家对自家汽车风险信息、车主信息等了解更充分,可以为车主提供更好的车险及汽车延保服务;并且,汽车厂家也希望经过车险形成汽车消费闭环,拓展自身利润来源。假如汽车厂家能借助其信息和技术优势,降低车险的保费,甚至降低事故概率,必能增强其整体竞争力。

业内人士认为,整体来看,将来车险的市场化程度将接着提升,竞争加剧。保险公司必须在定价能力、风控能力和服务能力等方面持续提升竞争力。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