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医药行业投资展望:立足于内 开拓于外

时间:2025-05-13 11:44:10 推荐 670

中信建投指出,在全球化格局重塑背景下,中国医药行业需“立足于内,开拓于外”,推动技术自主可控、加速国际化布局,应对关税政策与地缘政治挑战,捕捉全球医药产业链变革机遇。本次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中,药品阶段性豁免,创新药BD出海主要是IP转让,影响同样有限。对于器械行业我们长期看好自主可控及器械出海趋势。展望行业未来投资机遇,我们看好医药企业对内稳住国内根基,积极参与行业整合,对外把握节奏与路径,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全文如下

中信建投|医药行业投资展望:立足于内,开拓于外

在全球化格局重塑背景下,中国医药行业需“立足于内,开拓于外”,推动技术自主可控、加速国际化布局,应对关税政策与地缘政治挑战,捕捉全球医药产业链变革机遇。本次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中,药品阶段性豁免,创新药BD出海主要是IP转让,影响同样有限。对于器械行业我们长期看好自主可控及器械出海趋势。展望行业未来投资机遇,我们看好医药企业对内稳住国内根基,积极参与行业整合,对外把握节奏与路径,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中国医药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从目前全球竞争方各自优势来看,中国具备制造与供应链优势、人口与内需优势,同时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美国在创新与早期研发方面优势明显,其他市场相对分散,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市场较有吸引力。医药产业链较为复杂,跨国药企(MNC)生产基地分散全球,但关键原料药的生产一定程度依赖中国和印度。医药行业具人道属性,关税征收相对谨慎,但仍有挑战。

中美关税政策影响。1)对制药产业链的影响:药品阶段性豁免。对药品出海而言,目前国内创新药出海主要是IP转让,通过BD合作对外授权,不产生商品销售逻辑。对CXO及上游目前影响暂时可控,原料药绝大多数品类本次同样豁免加征关税。制药行业关税征收目前处于232调查过程中,后续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2)对器械行业的影响:继续看好自主可控及器械出海趋势。可重点关注国内份额提升、受冲击影响较小及长期出海能力较强的公司。特别需要提示的是,单个企业的分析需要关注美国竞争对手的发货/生产地是否在美国、海外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中国企业出口至美国的收入占比等。

立足于内:稳住国内根基,拥抱创新与整合。1)政策展望:改革进入深水区,高质量增长成为常态。医药领域的改革政策已进入常态化,2025年我们重点关注的是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优化,以及建立多元复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院内市场需要持续强化临床价值评估,院外市场仍有增量机会。2)外部环境突变引发的供应链战略调整带来国产替代契机。3)医疗器械:行业站在并购整合的拐点上。4)中成药行业:资源整合,战略赋能。5)制药行业:海外并购以技术布局为主,国内以资源整合为主。

开拓于外:把握节奏与路径,积极开拓海外市场。1)器械出海:海外市场大有可为,国产龙头蓄势待发。2)海外授权交易:药企license-out数量,金额整体增长。3)疫苗出海:模式趋于多元,进度有望加速。4)血制品出海:以静丙为契机,产品海外注册持续推进。

投资建议:立足于内,开拓于外。展望2025年,我们看好:

继续看好优质创新药公司,积极关注药械前沿技术。全球流动性有望继续改善,国家政策鼓励产业创新,我们继续看好有全球竞争力的优质创新药公司。同时我们建议积极关注前沿技术,如创新药及制药(双抗及多抗、TCE、核药等)、器械(AI、脑机接口等)。

出海主线:着眼长远,不惧短期波动。长期看医药行业有望走出全球性大公司,但投资人也需对出海带来的挑战有充分预期。

边际变化主线:关注政策及供求关系改善的机会。

整合主线:关注器械、中药、制药板块及央国企。建议重点关注器械及中药子行业、部分制药企业、央国企。

(文章来源:人民财讯)

来源:东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