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智驾 高阶智驾 两大阵营在争什么

时间:2025-02-27 09:14:50 推荐 765

一枚“高阶智驾,全系标配”的重磅“炸弹”,搅动整个智驾行业。一时之间,“作秀”“混淆概念”“智驾平权”等舆论不断发酵,一场对于全民智驾、高阶智驾的行业争论就此展开。当“遥遥率先”遇上“全民可享”,究竟谁才能笑到最后?

智驾普及“全民智驾”价格下探

依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L2级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55%。据预测,2025年这一数据有望突破65%。曾几何时,智能驾驶依然仅存于影视作品中的科幻情节,此时却已走入千家万户。随着渗透率迅速提升,怎么让更高等级智驾普及便成为行业关注的下一课题。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4年,以NOA为代表的高阶智驾前装搭载率仅为8.62%,10万~20万元价位车型的高阶智驾前装标配搭载率更是低至1.31%。可见,高阶智驾仍然不过少数人的“特权”。

正是瞥见了这一蓝海,2024年下半年开始,“智驾平权”的口号便频频被提及。去年8月上市的小鹏汽车MONAM03起售价11.98万元,做到了全系标配20多个智能感知硬件,搭载车道居中辅助、自习惯巡航等基础驾驶辅助功能。其中,即将于今年二季度交付的小鹏MONAM03Max版更是搭载了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具备AI代驾、高速NGP、都市NGP等高阶智驾功能,售价仅15.58万元。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将会在15万元市场给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行业率先水准的顶尖智驾能力车型。

广汽埃安同样将高阶智驾能力下放至15万元车型上。去年11月,埃安AIONRT正式上市,共推出5款车型,其中520激光雷达版、650激光雷达版支持全场景无图NDA、经历泊车等功能,售价分别为15.58万元和16.58万元,是同级别中首个搭载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车型。

宝骏云海则将高阶智驾的价格进一步下探到了10万元区间车型。售价在10.98万~13.38万元的宝骏云海全系标配灵眸智驾2.0Max高阶智驾,可实现高速NOA、无图都市经历领航辅助、全场景智能泊车辅助等功能。

进入2025年,比亚迪喊出“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的口号,10万元以上车型将全系标配天神之眼,10万元以下车型也将多数搭载天神之眼。其中,首批搭载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的车型中,第二代秦PLUSDM-i、秦LDM-I、海豹05DM-i、海豚等多款智驾版车型售价均在10万元以下,海鸥智驾版起售价更是低至6.98万元。

几乎同一时刻,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2.0”打算,将来三年的新车将全系标配智驾接口。另据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透露,预计在今年8月推出10万元级别搭载激光雷达新车型。

随后,零跑汽车宣布,零跑B10将于3月10日开启预售。据介绍,该车型是15万元级首款搭载激光雷达并支持城区智能驾驶的车型,可实现高速及城区自动领航辅助。

高阶智驾“期货”依然现货

“全民智驾”口号一经喊出,比亚迪股价在5天内便上涨超20%,市值暴涨近200亿元,市值一度突破万亿元大关。但是,行业内“打假”的声音也随之涌现。华为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便发文称:“混淆高阶智能驾驶概念,把最基础入门级的智能驾驶辅助讲成高阶智驾,是不合适的。”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也直言:“智能驾驶不是儿戏,讲到和做到是两回事,‘期货’和现货也是两个概念。”

一方讲自己全系标配高阶智驾,另一方则称混淆高阶智驾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才就是高阶智驾?依照2022年实施的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40429-2021),基于驾驶自动化系统可以执行动态驾驶任务的程度,依照在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角色分配以及有无涉及运行条件限制,将驾驶自动化分成0~5级。其中,2级为组合驾驶辅助,5级为彻底自动驾驶。“从严格意义上讲,依据国家标准,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车型最高搭载L2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所谓的‘高阶智驾’更多是车企自身为做宣传而定义的一套话语体系。”上海国际汽车城智能网联事业部部长兼上海车云公司总经理吴俊贤称。

从功能的实现上,吴俊贤认为能够将NOA功能认为是高阶智驾。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也提出,L0~L2级辅助驾驶并不能算作是高阶智驾,而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具备NOA功能的L2+辅助驾驶是最基础的高阶智驾,L3及以上自动驾驶属于更高阶智驾。“从技术上来讲,我认为不光能够做到点到点无图领航,还需要打通智驾智舱域实现舱驾融合才算‘高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工程师龚正则认为,“高阶智驾”一词定义相对含糊,更多是企业的宣传用语,而非功能描述。若从功能出发,实现NOA并非高阶智驾的惟一,更要做到舱驾一体化。

依照上述专家的观点,若仅从NOA功能的有无出发,比亚迪此番对于“高阶智驾”的宣传并无不妥。据了解,比亚迪天神之眼C可以实现高快领HNOA、代客泊车AVP、主动安全等多项功能。在城区道路上,天神之眼C还可实现经历领航MONA功能,即固定路线上的领航辅助驾驶。目前,该功能尚未开启,打算于今年年内经过OTA推送。

只是,若论“新”,比亚迪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所能实现的功能着实算不上是新鲜事物。长城汽车哈弗品牌总经理兼欧拉品牌总经理赵永坡表示:“高速NOA这种功能早就屡见不鲜,两年前长城汽车的部分产品就差不多应用了。”依照何小鹏对小鹏智能驾驶历程的回顾,2021年小鹏就推出了L2初阶的高速自驾,即今年开始规模化普及到10万元级车型的高速NOA功能。正如平安证券研报所指,大多数智驾车企均已实现天神之眼C所具备的功能。

减配降本加速规模普及

固然,所谓“全民智驾”,重点在于“全民”,比亚迪天神之眼C的更大意义在于使高速NOA功能实现了10万元以上车型的标配。“本来华为把NOA卷成了30万元以上豪华车的象征,结果比亚迪7万元的海鸥都要标配NOA。”朱西产表示,比亚迪所谓的“高阶智驾,全民可享”实则是把NOA带入更低端市场,加速其普及。

朱西产在同意《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便表示,预计到2026年,搭载NOA的新车渗透率就会突破50%。“若NOA的BOM成本可以降到3000元左右,就会普遍应用到10万~15万元级别车型上。”他表示,“难点在于对算力、激光雷达依赖度较高的都市NOA成本较高。”

在大模型等技术的赋能下,无需激光雷达的纯视觉方案开始备受行业青睐,“减配”成为很多车企推广高阶智驾的路线之一。财通证券研报指出,各车企普遍采用端到端大模型等技术,逐步摆脱对高精地图的依赖,实现“全国都能开”的目标,NOA开始从高端车型逐步下探至主流市场。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助理戴一凡表示,在BEV+Trans‐former、占用网络技术(OCC)等先进技术的加持下,纯视觉技术的精准度大大提升,让行业看到了用纯视觉替代激光雷达的可能性。

去年3月,卓驭科技发布都市高阶智驾方案成行平台,包含基础版、升级版和高配版三种方案。其中,基础版为7V+32TOPS的配置,能够实现都市经历领航、高速领航、跨层经历泊车等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去年年底,卓驭科技还在7V中算力平台上首次实现了端到端都市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并打算最早于今年一季度以OTA方式免费升级服务。据了解,该平台7V+32TOPS的整体成本仅约5000元。宝骏云海便搭载了卓驭成行平台7V中算力配置,将高阶智驾功能普及至10万元级车型区间。

此外,华为乾菎同样推出了中配版本的智驾系统——ADSSE版。据介绍,该版本采用纯视觉智驾方案,具备高速NCA、自动泊车等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目前,ADSSE版已用于15万~20万元车型上,搭载至深蓝S07、咨询界M7Pro、智界S7Pro等多款车型上。依照五矿证券研报,比亚迪天神之眼C纯视觉方案高快NOA硬件成本则降至4000元以内,大幅降低了NOA功能的搭载门槛。

“目前成本在3000元左右的低成本方案要紧是由卓驭、福瑞泰克等提供;8000元左右的中等成本方案要紧是采用地平线J6E和J6M芯片的纯视觉方案,算力在100TOPS左右;2万~3万元的高成本方案多为‘高算力芯片+激光雷达’配置。”朱西产介绍道。据Momenta首席执行官曹旭东预测,2025年底到2026年初高阶智驾成本预计下降至约5000元,城区NOA或将存在标配可能。

既要“便宜可用”也要“安全好用”

在“低配版”高阶智驾不断下探的并且,更高等级的高阶智驾也在持续进展。

2月14日,极氪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安聪明表示,凭借AI赋能的加速进化和软硬件结合创新,极氪自研浩瀚智驾的L3级自动驾驶即将正式落地,搭载相关技术的新车型将于4月上海车展期间亮相,预计在年底具备交付能力。

何小鹏日前表示,2025年年中将推出准L3能力高阶自驾,即全面超过特斯拉FSDV13能力的开始版本;2025年底,推出真L3级别软件(需要车端硬件数倍提高芯片算力和存储)和硬件冗余能力的自动驾驶。

在日前举行的“鸿蒙智行尊界技术发布会”上,余承东在会上表示,华为以途灵龙行平台、天使座主动安全防护等六大核心智能技术,构建鸿蒙智行产品实力。华为ADS目前差不多实现全国都能开、有位就能停、端到端类人智驾,并为L3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关于智能驾驶的进展而言,不管是高投入追求高技术,依然低成本说求普世性,应并驾齐驱。余承东也承认,把成本做低,让辅助驾驶普及是值得表扬、可喜可贺的。固然,推动技术持续进化同样至关重要。具备都市NOA功能的比亚迪天神之眼B便要紧搭载在比亚迪宋LEV、汉EV等高配版本上,普遍售价在20万元以上,天神之眼A则要紧应用于高端品牌仰望,并未以低成本作为惟一目标。

只是,不管追求性价比,依然高科技,安全始终是高阶智驾应用的关键要素。“不够安全的智驾,买了我也可不能用。我是可不能为了智驾而埋单的,现在智驾还不够成熟,买车更多时刻依然自己开。”消费者小吴便表示,在智驾水平尚未彻底成熟前,不管价格高低自己都可不能将智驾作为购车的决定性因素。经常使用自动泊车等辅助驾驶功能的小朱同样表示,车企们与其天天隔空“对战”,不如安心钻研智驾技术,提升可靠性。

在龚正看来,价格高低与技术好坏不应放在一个维度讨论。“昂贵或便宜是消费者所思考的,他们无需对技术进展负责。而实现无人驾驶最终目标以及成本曲线的权衡是企业要思考的,这与公司战略相关。”龚正表示,“就像DeepSeek当前时期基本不思考‘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的咨询题,因为它无需用户量便已证明了自己的低成本、高性能,它当前所需的是进一步投注技术研发。”

展望2025年智驾市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执行官靳玉志表示,市场向下、技术向上两大趋势将共同进展。“15万元及以上车型,甚至下探到10万元级别车型,智能驾驶将成为标配。并且,随着L3级自动驾驶技术试点的深入,相关政策、法规、技术将加速向L3级智能驾驶迈进。”他讲道。本报记者张奕雯《中国汽车报》(2025-02-24008-009版)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