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目科技遭遇“成长的麻烦”自动驾驶行业打响“淘汰赛”
本报记者夏治斌石英婧上海报道
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目科技”)近期备受外界关注。有消息称,纵目科技因公司业务未达预期,自2024年11月起暂停工资发放,只发放基本日子费。
随着停薪的传闻愈演愈烈,纵目科技方面也向媒体进行了辟谣,称职员的社保、公积金都正常缴纳,薪资没有调整,不过发放的时刻有所调整,并表示公司年底还会有融资进来。
自动驾驶是个需要巨额资金持续投入的行业。今年以来,随着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中国内地自动驾驶赛道上的本土独角兽们纷纷扎堆冲刺IPO,它们将IPO的目的地选在美股和港股。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纵目科技也曾多次冲刺IPO。早在2017年、2022年,纵目科技就差不多挂牌过新三板、冲刺过科创板。3月28日,纵目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而后由于招股书满6个月后未能经过审核,纵目科技港股上市申请于9月28日失效。
针对职员薪资发放调整的背后缘故,以及公司融资的发展和将来用途等相关咨询题,12月9日—16日,记者发送邮件并多次致电纵目科技方面,但始终未得到回复。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记者,在自动驾驶那个竞争激烈且资金密集的行业,企业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若业务未达预期,资金链很容易浮现咨询题。
昔日多次上市遇阻
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ADAS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覆盖全面自动驾驶功能的解决方案。据悉,纵目科技总部位于上海,在上海、北京、厦门、深圳、重庆以及美国密歇根Novi市、德国斯图加特设有研发中心,生产创造中心位于厦门、湖州、东阳(在建)。
伴随着智能电动车的蓬勃进展,自动驾驶相关的企业也驶入进展快车道。依照纵目科技今年3月份提交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纵目科技差不多就50款车型部署智能驾驶解决方案。2021年至2023年,纵目科技已与2022年中国销量排名前十的所有OEM(占中国市场乘用车总销量的72.1%)以及多家中国其他要紧新能源汽车品牌开展业务合作。
此外,灼识问的数据显示,以2022年的销售收入来看,纵目科技在中国内地供应商中的排名较为靠前。在ADAS市场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1.0%;在自动泊车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4.9%;在APA泊车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5.6%。
在资本市场,纵目科技是个“香饽饽”。上述招股书显示,纵目科技差不多有过9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纵目科技是小米在2021年3月宣布进军汽车领域后首批投资的企业之一。
3月28日,小米汽车首款产品小米SU7上市。乘着小米SU7上市的高热度,纵目科技也在当天递表港交所。但在六个月后,纵目科技的上市申请材料失效。而在此次冲刺港股IPO之前,纵目科技差不多多次尝试登陆资本市场。
江瀚告诉记者,纵目科技IPO发展可能与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关。尽管纵目科技在自动驾驶领域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但假如公司的财务状况不佳,如盈利能力较弱、资产负债率过高等,都可能妨碍投资者信心。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纵目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5亿元、4.69亿元和4.98亿元,相应期间的净亏损分别为4.34亿元、5.88亿元和5.64亿元,3年累亏近16亿元。
关于亏损,纵目科技也在招股书中解释,称公司亏损状况要紧是由以下因素造成:一是智能驾驶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原材料和硬件元件采购产生了大量销售成本;二是在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产生了大量研发费用,以建立和保持公司的市场领导地位、增加收入和实现盈利。
关于是否重启IPO,纵目科技方面未回复记者。但记者注意到,纵目科技内部人士曾向媒体表示,公司今年3月份递交招股书后,为了使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更符合港交所的要求,公司决定进行新一轮融资,等融资落地之后,将重新更新财务审计数据,再度申请港交所IPO。
拓展机器人业务
除智驾业务外,纵目科技也在多维度布局蚕丛机器人业务。天眼查显示,12月4日,上海纵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RUITANG(唐锐),注册资本5000万元。
“我们正在寻求一些市场机遇。例如,我们的智能挪移能源解决方案提供由能源服务机器人进行的挪移能源存储和充电服务,该服务目前仍处于商业化的早期时期,且难以预测我们目标市场的规模及增长率、客户对我们产品的需求、商业化时刻范围、技术进展、竞争产品进入事情或现有竞争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成功性。”在招股书中,纵目科技方面曾如是表示。
今年1月,纵目科技、蚕丛机器人创始人、CEO唐锐宣布纵目科技全新子公司“蚕丛机器人”正式咨询世,并正式推出FlashBot闪电宝。他指出,在自主代客泊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之前,闪电宝FlashBot将是可以自主代客泊车在封闭园区领先实现商业化应用的最好产品。
记者了解到,上述FlashBot闪电宝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104度电的大电池包,是一款集人工智能、高端创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能源机器人。据纵目科技方面披露,闪电宝自今年1月在上海、巴黎、布达佩斯和新加坡全球发布以来,已在国内都市如上海、北京、成都、杭州、深圳、宁波等地实现规模部署,达成网络效应。同期还在匈牙利、美国等国家完成多处海外商业化试运营。截至8月底,闪电宝已完成60多个商业落地项目。
关于纵目科技的业务拓展,江瀚称,纵目科技拓展机器人业务是其在自动驾驶领域之外的一次重要尝试。这一举措有助于公司降低对单一业务的依赖,提高抗风险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机器人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进展潜力。”
关于纵目科技拓展蚕丛机器人业务背后的优势和挑战,江瀚告诉记者:“纵目科技在自动驾驶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能够为其机器人业务提供有力支持。例如,自动驾驶技术中的感知、决策和操纵等技术都能够应用于机器人领域。这使得纵目科技在拓展机器人业务时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行业加速洗牌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国内自动驾驶行业近些年来得以迅猛进展,除纵目科技外,还有多家自动驾驶独角兽意欲登陆资本市场。今年以来,国内已有多家自动驾驶企业上市。
美股和港股是中国内地自动驾驶企业竞逐资本市场的两大目的地。今年1月,RoboSense速腾聚创(2498.HK)港股上市。而后在今年8月,黑芝麻智能(2533.HK)也成功登陆港交所。之后,10月24日,国内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地平线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扎堆上市的背后,自动驾驶企业均面临着亏损难题。以地平线为例,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亏损净额分别为20.64亿元、87.2亿元、67.39亿元、50.98亿元。
自动驾驶行业资深从业者曾告诉记者,自动驾驶行业资金消耗巨大。“在中国记忆了接近10年的持续火热和大量资本投入以及推动。但产业链当前并不成熟,而且特别不健康,陷入恶性循环。行业本身特点是前期投入极大,包括技术研发、数据采集、测试等需要大量资源。”
记者注意到,面对行业持续不断的巨额资金投入,除了上市募资“输血”外,不同的企业也在采取不同的应对举措。当地时刻12月10日,美国通用汽车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公司打算重新调整自动驾驶战略,优先进展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以实现彻底自动驾驶的个人车辆。
通用汽车计划将大部分控股的CruiseLLC和通用汽车技术团队合并,以推进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依照通用汽车的资本配置优先级,由于扩大业务所需的时刻和资源相当大,且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通用汽车将不再资助Cruise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开辟工作。
据悉,自动驾驶战略的调整,将会给通用汽车节省很多成本。通用汽车拥有Cruise约90%股份,并与其他股东达成协议,将其所有权提高到97%以上。公司也将接着收购剩余股份。在回购这些股份并获得Cruise董事会批准后,通用汽车将与Cruise领导团队合作重组并重新调整Cruise的运营。通用汽车方面预计,重组打算完成后每年将减少10亿美元以上的支出。
“自动驾驶行业到了洗牌期。”关于自动驾驶行业的进展现状,江瀚向记者分析道,“(自动驾驶企业)现在假如不能有持续的业绩增长或者营利模式的话,被淘汰是大势所趋。”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