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再发力 满足购车新需求

时间:2024-12-01 10:19:33 推荐 596

今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进入结构性调整的深水区。政策利好纷纷落地,竞争格局深刻调整,新能源、二手车、汽车出口迎来高速增长,传统燃油车主机厂和汽车经销商生存压力普遍增大。在此背景下,作为促进汽车消费的重要方式,汽车金融怎么在合规有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已成为行业进展的重要课题。

关于即将到来的2025年,车企及汽车金融公司在产品方面有何布局?消费者将体验到哪些汽车金融服务产品?以上咨询题的答案与汽车消费密切相关。

汽车金融重要性日渐凸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国内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7%。这是在诸多利好政策共同作用下取得的结果。尽管成绩不错,但市场实际表现低于预期。在此背景下,业内将提升汽车消费活力的期望瞄向降低消费者购车门槛的汽车金融。

在汽车市场中,汽车金融如同一条强有力的纽带,牵引着汽车消费的蓬勃进展。作为降低消费者购车门槛的选择之一,汽车金融发挥了稳定市场的关键作用,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还为汽车市场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王都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逐年攀升。从整个汽车消费市场来看,汽车金融服务体系日趋成熟,发挥了稳市场的重要作用。随着国内车市竞争愈发激烈,当下车市更需要汽车金融服务助力,尤其是汽车金融产品要像新车产品一样,实现高质量转型进展。

2024年,经过“加大汽车消费金融支持力度”拉动新车消费成为业内共识。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对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依照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自主确定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这意味着,金融机构能够对消费者购车做到零首付。

不难看出,业内希望汽车金融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记者注意到,《通知》实施后,多家汽车金融公司、银行均落地零首付的车贷产品。目前,市场主流车企普遍为旗下新车提供了0首付、12—60期的贷款方案,全车系均可选择零首付。并且,多家车企还为全车系配置了首付50%起、24期免息的贷款方案。针对部分热销车型,车企还额外配置了12期零息零月供方案,首付50%、尾款50%、中间零月还。

王都认为,汽车消费侧压力不断提升、新车“价格战”延续等现状表明车市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汽车金融已成为保障汽车流通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汽车金融机构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覆盖个性化需求的汽车金融产品。

聚焦新能源用车场景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新能源车已成为消费者的要紧选择。有关部门鼓舞金融机构加大对新能源车的贷款支持力度,以实现可持续进展目标。

国家金融与进展实验室研究院主任李晶在2024中国汽车金融产业峰会上表示,新能源车金融渗透率与主机厂商市场表现息息相关。此时,随着汽车经销商销售新车净利润持续下滑,“赔钱卖车”现象开始浮现,其中不乏部分经销商销售一辆车亏损3万—4万元。“鉴于这一事情,车企及经销商经过汽车金融服务去获得更多收益来弥补前端创造,将来汽车金融服务有可能成为主机厂商挣钱的要紧支撑点。”李晶讲。

在汽车金融服务模式上,被互联网思维环绕的新能源车企业有着不同的“玩法”。由于新能源车企普遍拥有自家APP,消费者查询汽车金融产品不再需要前往经销商询咨询,只需手指点击几下便可查询不同金融产品的购车方案,大幅提升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并且,借助智能网联汽车广泛使用的AI技术,系统能够依照消费者的需求做AI金融优化,帮助消费者筛选出更适合的金融方案,并对分期付款额度和周期做准确的预估。

除了新车市场之外,新能源车保险也是当前汽车金融服务领域中亟待优化与提升的关键一环。当前,众多新能源车企已开始涉足新能源车险领域,尤其是率先的造车新势力品牌,它们已纷纷获得了保险中介牌照。李晶表示,消费者普遍期望能以相对合理的价格获得较高级别的权益保障。关于车企而言,完善新能源车险服务不仅可以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还能有效提升用户服务的整体惬意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金融分会副秘书长周伟表示,价格不过汽车金融服务中的一个维度,汽车金融服务需要满足消费者综合、多元化的需求,包括服务效率、经过率、服务体验等。

与传统燃油车时代不同的是,新能源时代消费者购车群体有两点鲜明特征:年轻化和女性购车群体占比增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应用与消费者研究分会秘书长高凌在同意《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依照调查结果显示,当前21—30岁年龄段的购车人群正持续扩大。这一趋势促使主机厂在提供金融服务时必须围绕年轻化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创新。并且,汽车厂商和汽车金融机构也应意识到,针对女性消费者的相关产品模式和服务策略同样需要作出习惯性变革。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核心

“在加大汽车金融服务力度的并且,我们所有的金融机构必须守住红线,始终把合规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当作业务进展的基础。”在谈及明年汽车金融进展时,王都认为,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汽车金融进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汽车金融公司违规经营被处罚的事件时有发生。9月,金融监管总局重庆监管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长安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因为存在附加贷发放审核不审慎,侵害金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违规将自身风控成本转嫁给客户,二手车业务风险管控不到位等违法违规事实被罚90万元。

针对汽车金融行业有可能浮现的违规放贷风险,早在2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汽车金融公司监管评级方法》,提出汽车金融公司的监管评级要素包括公司管理、资本治理、风险治理、专业服务能力、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科技治理等6个部分,促进汽车金融公司稳健经营和规范进展。其中,消费者权益保护被视为汽车金融行业稳定进展的基础。

一汽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鹏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是汽车金融进展的根基。车企应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视为战略规划及战略进展的关键环节;其次,要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在产品设计、营销宣传等全流程中的管控,确保从源头上进行前置把关和前置治理。在此基础上,部分车企建立了一系列针对消费者投诉治理升级的治理机制,以更好地应对并解决消费者的反馈与需求。

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销售部总经理鲍震表示,汽车金融公司本质上是为主机厂销售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在当前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汽车金融行业风险持续上升,汽车金融公司更应加强内部操纵治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在实际业务运营中,必须坚决抵制捆绑销售或任何形式的“强买强卖”行为,以实际行动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吴博峰)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