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难在哪

时间:2024-10-19 11:58:36 推荐 365

连续多次跳票之后,特斯拉终于发布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这款名为Cybercab的原型车,双门两座,没有方向盘和踏板,感应充电,颇具炫酷感。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透露,该车将在2026年投入生产,2027年开始大规模量产。

只是,发布会上马斯克并没有具体讲明关键技术和商业模式细节,以及怎么克服不可避免的监管障碍,不过称“该公司将在允许的地点提供这项服务”。有评论指出,与公开道路相比,此次发布活动,特斯拉选择华纳兄弟电影制片厂场地进行演示,相对封闭,规则更清楚,突发状况也更少,这从侧面反映出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在舆论和股票投资者一片唱衰声中,翌日特斯拉股价收盘下跌近9%,市值蒸发近670亿美元。

无人驾驶出租车是各国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最重要的场景之一,其商业化发展备受关注。当前,包括全球车企、自动驾驶科技公司以及出行服务平台等,都在加快推动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进程。但是,无人驾驶出租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面临政府监管、技术、成本、运营及服务、市场同意度等方面的挑战。

技术成熟度不够是关键。无人驾驶出租车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有五大核心要素,其中技术进步扮演着最核心的角色,一方面,技术成熟的车辆能习惯各类复杂环境,实现长时刻、安全的自动驾驶;另一方面,优秀的自动驾驶技术能大幅减少人力投入,降低成本,让整个方案落地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政策层面通常会积极鼓舞推动产业进展,用户也会快速提升对技术的同意程度。

咨询题在于,虽然特斯拉的彻底自动驾驶(FSD)技术遥遥率先,且在北美展现出较强的拟人化程度,大多数事情下能够完美运行,但它有时也会浮现失误。今年4月份,特斯拉在FSD状态下就发生过一起死亡事故。而第三方测试机构AMCITesting评测报告显示,特斯拉最新发布的FSDV12.5版本平均每13英里(约21公里)就要人为干预一次,这些间或发生的故障都可能成为惊险因素。车辆是一种对安全性要求特别高的产品,同时人类对自动驾驶有着更高的安全标准。显然,无人驾驶出租车要解决好这些长尾或边缘场景,还需要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

高成本也是不小的挑战。无人驾驶出租车全生命周期总成本包括整车创造、运营等。尽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硬件成本的下降,无人驾驶出租车创造与运营状况正在得到改善,然而目前还看不到盈利时刻表。何况这也不彻底是一道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的简单数学题。拥堵最严重的都市往往会限制运营车数量或额外向运营车辆收费,这都可能带来更高的综合运营成本,也会减少以扩大规模来摊平成本的效果。

有人会咨询,百度就曾宣布,到2024年年底萝卜快跑将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并在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事实上,那个账要看如何算。假如其服务成本并未包含整车、技术、安全员等大头,仅算上电费、洗车等运营费用,就具有迷惑性。更况且,百度在项目推广初期还有大幅度补贴。即便不思考前期研发和车辆保险等费用,仅以目前武汉萝卜快跑的规模和计价模式,是远远无法覆盖运营成本的。

此外,还有法律的门槛。传统的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是以人类驾驶汽车为立法前提的,要紧约束司机的行为意志,而无人驾驶出租车最终会做到彻底由计算机操控车辆,这对传统法律法规同样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无人驾驶出租车必须迈过交通立法和社会同意度等多重门槛,而这些挑战甚至远大于无人驾驶技术本身。(经济日报记者杨忠阳)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