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行驶途中驾驶员“盖被睡觉”引争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2030年将达到2.6万亿元的规模。只是,惟独守住安全底线,努力把智能驾驶的“蛋糕”做大,各大车企才有可能分到符合预期的市场份额。视觉中国供图近几年,以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网联化为代表的“新四化”浪潮席卷汽车行业。受此妨碍,各大车企正加速向智能电动汽车的方向进展。与此并且,与自动驾驶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法规陆续落地,让车联网生态更为完善。虽然当下智能化成为汽车全产业链都绕不开的话题,但想要真正从“智能驾驶”进化到“自动驾驶”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情况。汽车行业分析师孙巍表示,以现此时的技术水平和智驾普及程度,汽车智能系统更多能扮演的是“驾驶辅助者”的角色。想要真正让它取代司机掌握驾驶主动权,还需要更丰富的数据积累和更前沿的技术支持与实践。只是,或出于猎奇心理,或想要享受便利,依然有人冒险把车辆驾驶权彻底交给了汽车智能驾驶系统——近日,一段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车内驾驶人员却将主、副驾的座椅放平,选择“盖被睡觉”,任由车辆自动驾驶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对于智能驾驶安全性、便捷性的相关话题引发业内外人士的讨论,“当前彻底自动驾驶行为是否违法”“将来智能驾驶进展的速度有多快”“怎么让智能驾驶行稳致远”成为该事件中人们热议的话题。若造成严重后果或涉及犯罪“这段自动驾驶的车内视频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我认为有两个缘故。一方面依照车外环境分析,该车辆正处于城区快速路或高速公路上,路段车流量大、车辆速度快;另一方面驾驶员‘盖被睡觉’的举动和正常驾驶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视觉冲击感很强。”谈及这一话题时,孙巍分析讲。记者也注意到,在该视频中,驾驶员驾驶一辆极氪品牌汽车,将一个塑料水瓶卡在方向盘中,以此欺骗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手握方向盘检测”。随后,这名驾驶员让车辆自动驾驶,而他和副驾人员则一起躺在前排盖上被子睡觉。更惊悚的是,视频中该车辆身边还有很多汽车正在快速行驶和变道,让屏幕前的观众为车主捏一把汗。对此,有人表示,这样滥用辅助驾驶功能的司机应该被吊销驾照;也有人认为,一旦浮现交通事故,别讲视频里的车内人员安全无法得到保证,其他车辆也会受到牵连;还有人直言,惟独让视频中的驾驶员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才能避免同类惊险事情的再度发生……该视频引发热议的并且,也引起了极氪品牌的关注。极氪智能科技CMO关海涛社交平台转发该消息,并附文表示:“我们注意到相关信息,作为个人行为,我们理解用户对极氪智驾能力的认可和信赖,但特别不鼓舞视频中的行为。”“智驾功能的开辟本身是为了减轻驾驶负担,并经过合理使用相关功能提高行车安全系数,这也符合极氪品牌一直秉承的安全理念。”关海涛直言,极氪不鼓舞类似不符合法规的行为,也强烈呼吁用户使用智驾功能时,遵守相关法规和安全规范,共同营造个人和公共的安全出行环境。其实,该视频中驾驶员的行为不仅特别惊险,还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我看到许多网友认为该行为应该被认定为‘惊险驾驶’,只是目前中国的司法实践中还没有类似的判例。”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于大钊对记者讲。于大钊指出,该车主的行为并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的追逐竞驶、醉酒驾驶等,被认定为“惊险驾驶”的可能性较小。此外,仅从该视频难以辨别车主是否存在主观上的有意,于是也很难被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以惊险办法危害公共安全”。“虽然该车主的出格举动并不是上述违法行为,但并不意味着他的行为合法合规。”于大钊补充讲,“倘若该车主因彻底自动驾驶造成了严重的事故,其行为或将适用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的‘过失以惊险办法危害公共安全’,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从现有的技术来看,目前的辅助驾驶不足以让驾驶员‘解放双手’,还需要驾驶人员的干预和引导。一旦因为彻底自动驾驶造成事故,那真是‘害人又害己’。”于大钊提醒讲。进展智能驾驶须守住安全底线从多个汽车品牌推出领航辅助城区功能,到“无图都市NOA”能力搭载到更多车型上,再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研究确定了20个都市(联合体)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都市……近几年,智能驾驶赛道成为汽车行业的新蓝海。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到2023年,国内智能驾驶市场规模由490亿元增至1996亿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行业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2030年将达到2.6万亿元的规模。“智能驾驶的大潮席卷而来,在抢占风口的并且,不管是汽车行业从业者依然广大驾驶员都更应提高注意力,守住安全底线,惟独如此才能促进智能驾驶的进展,缩短自动驾驶到来的时刻。”孙巍讲。正如孙巍所言,越是火热的赛道,越要拉紧“安全弦”——曾经,商业飞艇是比飞机还要受欢迎的空中交通工具。但是兴登堡号飞艇的起火坠落,不仅夺走了35人的生命,更成为了商业飞艇没落、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导火索。同样,智驾功能本来是减轻驾驶员负担、提高安全性的“第二道保险”,但是视频中的车主却违规进行操作,让智能驾驶成为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隐形杀手”。显然如此的做法会引起部分人关于智能驾驶系统的反感甚至是抵制,进而对将来智能驾驶的广泛普及和路试造成阻碍。值得注意的是,在提醒驾驶员要时间对车内外人员安全负责的并且,“车企怎么用合适办法介绍智能驾驶内容”的咨询题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在一些品牌的新车发布会上,当提及智能驾驶相关内容时,“超过L3级的智驾能力”“快速路放心开、大胆开”等类似语句一度频频浮现。在孙巍看来,车企作为智能驾驶赛道的主力选手,除了要持续加大技术投入外,也肩负着把握、规范智能驾驶进展方向的重任。“在宣传智能驾驶能力的并且,车企应巧妙地对消费者进行安全驾驶提示。怎么说惟独守住安全红线,努力把智能驾驶的‘蛋糕’做大,各大车企才有可能分到符合预期的市场份额。”“目前,智能网联汽车在法律法规、降低成本以及提升消费者同意程度上仍有提升空间。”孙巍总结讲,“尤其是关于智驾技术而言,安全、好用是重中之重,惟独如此才会让人们的驾乘体验更轻松。”(中国青年报记者张真齐)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