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扬:是否“油电同权”,应由市场作出选择
中新经纬7月1日电题:是否“油电同权”,应由市场作出选择
作者董扬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席理事长
前不久,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重庆一个论坛提出“要正视新能源汽车‘过快进展’带来的隐忧”,并建议“要切实研究推动‘油电同权’措施,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均衡新能源与燃油车进展节奏”。“油电同权”的话题,也于是再次引起比较热烈的讨论。
所谓“油电同权”,是指关于电动汽车税收优惠和使用便利政策逐步降低,直至彻底取消,从而将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彻底同等对待。
首先,简单追溯一下,什么原因要进展电动汽车,什么原因要给电动汽车优惠政策。那是因为全球减碳的目标和能源革命的需要;是因为在产业化的初期,电动汽车成本高,使用不方便,需要有明确的优惠政策推动市场化进展。
其次,关于电动汽车的优惠政策,各国相类似,要紧包括财政补贴(有些国家以税收抵扣的形式体现)、税收减免、使用费用减免(过桥过路费、停车费)和使用便利性(限行区域允许行驶,在中国还包括限购都市准购和不限行)。所不同的是,中国有体制优势,国家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不像美国那样变来变去),促进政策比较全面,各行业共同努力,全国人民关于促进社会进步的产业变革也更加支持,所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再次,各项优惠政策的执行时长,是依照电动汽车的竞争力逐步增强而梯次减弱或取消,直至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有同等的市场竞争力。目前中国的财政补贴已彻底取消,要紧税收优惠是车购税,至2025年底前免收,而后到2027年底前减半。另外,数额较小的车船使用税,相信也会与车购税基本同步。目前,海南省正在公示收取电动车养路费的方法。
最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力争通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20%左右目标是疫情期间调低了的,目前已提早实现,2035年是要到50%。然而进展电动汽车,并不需要禁止内燃机汽车。因为从技术经济进展趋势看,进展电动汽车是慷慨向。最近,欧盟和美国由于尚未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较慢,适当放慢了电动化转型的步骤,但大趋势可不能变。
此外,在电动化转型中,不仅要进展纯电动汽车,也要进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特定细分市场,应该允许内燃机汽车生产使用。市场多元化,更有利于能源结构的安全,以及满足不同地区需要。这不妨碍全球减碳和能源转型大局,同时对全社会有利。
总而言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目的是社会进步与人民幸福,关于技术路线,应该让市场去选择,政府不宜规定过细。
反观曾庆洪在重庆论坛演说中提到的“油电同权”,是指纯电动汽车(不含混合动力、插电式和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市场占50%以后,研究这一课题。而依照现在电动汽车的进展测算,那个目标应该在2030年以后实现。这并不超出行业多数专家的预测,引起舆论热议也许有误会的成分。(中新经纬APP)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