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零首付,汽车金融还能如何玩?

时间:2024-04-30 09:15:28 推荐 440

最近,我国重启“0首付”“0利率”购车时代。

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治理总局联合印发的《对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提出,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依照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自主确定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

《通知》发布不到半个月,据不彻底统计,已有多家银行,以及大众汽车金融、东正汽车金融、奇瑞汽车金融、一汽汽车金融、长城滨银汽车金融、广汽汇理汽车金融和东风汽车金融等金融机构陆续推出了“0首付”“0利率”购车产品。

在行业上下为大幅降低购车门槛、缓解低收入购车压力的“0首付”“0利率”车贷产品击节叫好的并且,也有行业人士提醒,车贷新政不搞“大水漫灌”,行业须注意风险操纵。

终端成交差不多可以“零首付”

本次汽车贷款比例调整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首次以文件形式放开了自用车的贷款比例,即允许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提供汽车“0首付”产品。《通知》提出,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商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商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5%;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

此外,关于确定汽车贷款的期限和利率,《通知》也赋予了金融机构更大的自主权: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结合本机构汽车贷款投放政策、风险防控等因素,依照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汽车贷款具体发放比例、期限和利率。

记者在走访东风本田北京广顺锦隆店时看到,店内巨大的电子屏上,写有“0元换新、0首付、月供0压力”的标语尤为醒目。二楼栏杆上挂着的“超长期限60期,超低费率1.99%”“日息不到1包烟,贷款无压力”广告条幅,挑动着购车人的神经。

东风本田北京广顺锦隆店销售业务负责人陆女士介绍,目前门店还没有“0首付”客户,只是从客户感觉来讲,事实上差不多接近“0首付”。东风本田广顺锦隆4S店与银行合作,面向优质客户的贷款发放比例达到80%~90%,客户只需要付很低的首付,就能享受60期超长贷服务。

她告诉记者,现在店内新能源车型的首付甚至低于1万元。4月15日该店交付了一辆新车,客户只付了8700元的首付,假如计算上旧车评估价格,和新车以旧换新补贴,相当于客户首付没花一分钱,相当于“0首付”就把车开走。

随后记者又来到北京朝阳区花虎沟祥龙博瑞汽车园区的红旗4S店,看到店门口放置的易拉宝上写有:购买红旗EH7690Pro,可享受零压无忧GO、零压限时越、零压四终身,最高10万元权益。

该4S店总经理李庆君表示,“零压无忧GO”就包含0压力购车,享受金融和置换权益。汽车厂家一直以来都有汽车金融贴息政策,经销商能够在厂家给的贴息金额范围内,依照客户需求调整首付款和利息。这次国家政策调整以后,银行和金融机构能够直截了当推出“零元购”金融产品,关于那些资金用作外面,又真的急于买车的客户来讲是利好。

汽车消费贷款政策几经调整

提到“0首付”不由得让人联想到20年前,汽车消费贷款从“井喷”到“刹车”。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汽车消费贷款治理方法》,允许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试点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其中提到,汽车消费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借款人的借款额应符合以下规定:以质押方式申请贷款的,或银行、担保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的,首期付款额不得少于购车款的20%,借款额最高不得超过购车款的80%;以所购车辆或其他不动产抵押申请贷款的,首期付款额不得少于购车款的30%,借款额最高不得超过购车款的70%;以第三方保证方式申请贷款的(银行、保险公司除外),首期付款额很多于购车款的40%,借款额最高不得超过购车款的60%。随后,贷款购车极大地刺激了汽车市场。

2000年往常,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从总体来看质量依然比较高的,坏账的滋生起源于2002年下半年。当时已有银行将汽车贷款首期付款额降到了10%,而且将还款期限延长至了8年。各大银行争相效仿,却忽视了风险治理。截至2004年底,全国至少有945亿元的个人车贷无法回收,不良贷款率超过50%。

2004年,政府为规范汽车贷款业务治理,防范汽车贷款风险,促进汽车贷款业务健康进展,中国人民银行和原银监会出台了《汽车贷款治理方法》。在相关部门对行业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各银行开始突击整治车贷坏账,其中几家银行暂停了个人汽车贷款业务。

2017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原银监会对《汽车贷款治理方法》进行修订并发布。其中提到,汽车贷款发放实施贷款最高发放比例要求制度,贷款人发放的汽车贷款金额占借款人所购汽车价格的比例,不得超过贷款最高发放比例要求;贷款最高发放比例要求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治理委员会依照宏观经济、行业进展等实际事情另行规定。几日后,中国人民银行、原银监会又发布了《对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0%;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5%。

本次政策调整不是“大水漫灌”

20年前,汽车消费贷款的“大水漫灌”令很多金融机构踩坑,那么,此次“0首付”车贷重出江湖是否值得探讨?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金融分会副秘书长周伟强调,这次车贷政策的推出并不是“大水漫灌”,能够看到政府对汽车消费金融贷款监管的态度仍然是支持和审慎的,不希望金融浮现系统风险。20年前,国内中产阶层购买力并不扎实,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于初级时期,金融机构在风险治理上的经验相对不足,于是引发了金融风险。

他指出,“0首付”金融产品的推出有望对车市繁荣起到促进作用,但最终效果需持慎重乐观态度。允许金融机构在满足风险操纵的前提下,调整首付比例。但应注意什么样的客户可以享受到“0首付”,银行和金融机构要确保资产质量不降低,就必须要挑选优质客户,而资产事情好、还款意愿强且需要“0首付”的客户占比可不能太高。“0首付”推出后,需求释放的是有一定购买能力和偿还能力,目前由于首付款不足,还在持观望态度的客户群体。

花生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0首付”车贷背后是否隐藏风险,取决于怎么治理和运用这一金融工具。

首先,汽车消费贷款作为一种金融手段,使得更多消费者可以提早实现购车梦想,促进了汽车市场的繁荣。但是,车贷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非常是在治理不善、风险操纵不严格的事情下,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爆发。

他认为,当年车贷爆发金融风险的缘故要紧有以下几点:第一,信贷政策过于宽松,使得一些信用状况不佳、还款能力不足的借款人也能获得贷款,导致了贷款风险的积累。

第二,风险治理不到位。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还款能力审查等方面存在瑕疵。并且,关于车贷的抵押物——汽车,也没有进行有效的风险治理和处置措施。这使得在借款人违约时,银行难以有效回收贷款。

第三,市场环境变化。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购车需求的下降,部分借款人浮现还款困难,导致车贷坏账率上升。此外,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车贷进行诈骗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剧了风险。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治理学院杨汀博士同意《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不少违约危机一样,当浮现信贷激励政策后,金融机构在扩大信贷规模的并且,假如风控手段相对滞后,就很容易导致后续的违约咨询题。所以,本次《通知》非常强调,一定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业务。

监管及风控手段显著升级

相比20年前,现在的金融监管政策、风控手段无疑都有所升级。而且本次《通知》的发布也对金融机构放贷的风险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不是彻底放任的。《通知》指出,要切实加强汽车贷款全流程治理,强化贷前审查和贷后治理,持续完善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和抵质押品价值评估体系,保障贷款资产安全,严防贷款资金挪作他用。

花生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20年前,我国汽车金融治理和风控水平大大提升,要紧体现在:监管政策的全面强化,当前的金融监管政策更为全面和严格;风控手段的科技化,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信用评估、风险评估等方面,使得风险评估更为准确和高效;金融机构还加强了与征信机构、第三方数据提供商等的合作,共享信息,提升风控水平。

他建议,金融机构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升贷款质量,降低金融风险。第一,要严格执行贷款政策。金融机构在发放汽车贷款时,应严格按照政策规定执行,确保贷款发放给信用状况良好、还款能力充足的借款人。关于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应坚决拒绝发放贷款。

第二,要加强风险评估和治理。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借款人的风险评估和治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评估准确性。并且,关于已发放的贷款,应定期进行风险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周伟表示,通过20年经济进展与市场磨砺,当前国内消费者购买力提升,关于个人征信的感觉更加直观,并且金融机构对客户甄别,风险治理能力越来越高、技术手段日益完善。这些都有助于降低金融风险。

而且,实际上一些融资租赁公司针对特定车型差不多具备了汽车“零首付”风险治理经验。现在从国家主流金融机构也能够做,第一是能够促消费第二也体现了金融市场现代化的趋势。从金融业务的属性看,金融的作用在于服务大众,提高百姓日子质量,于是需要金融机构基于不同消费者推出可以匹配其需求,有吸引力,高质量的产品。

杨汀也表示,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汽车金融领域的应用,远程预警、远程锁车等功能都不难实现。但她也表示,从实际运营来看,车辆上的预警装置依然有可能被恶意拆除的,银行、融资租赁企业不可掉以轻心。

融资租赁同样大有可为

从汽车金融成熟市场来看,融资租赁真的是主流销售渠道。以德国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为例,2023年,在应收客户款中,租赁业务占比为60%;2022年,在应收客户款中,租赁业务占比为58%。国外汽车租赁业务的复合度更高,不不过融资,而是融资+服务。以欧洲第二大租赁机构法国巴黎银行旗下的汽车租赁公司Arval为例,2023年其利润中融资业务的利润(金融息差)为6.73亿欧元,而服务的利润为8.79亿欧元。

只是,本次《通知》中没有提及汽车融资租赁的相关内容,令汽车金融人士略感遗憾。

周伟告诉记者,从目前国内市场看,车贷分期市场更大,百姓同意度更高,对市场促进拉动效果更明显。国内融资租赁业务遇到过一些障碍,也爆发过一些风险,相较之下当前车贷资产质量更好。

花生好车上述负责人表示,车贷和融资租赁面临的人群不一样,此次政策要紧是在激励另一类人群的购买力。作为融资租赁行业的参与者,企业同样希望政策制定者可以持续关注汽车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化,依照市场实际事情适时调整政策。并且企业也会加强与汽车创造商、经销商、金融机构等多个行业协作和信息共享的机会,这将有助于提升整个市场的运行效率和风险操纵水平,促进市场健康进展。

杨汀也指出,融资租赁和贷款是截然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交易结构。以这次政策的核心“刺激点”——最高贷款发放为例,融资租赁本来就没有最高发放比例限制。初始时期,融资租赁是全额融资。出租人全额出资购买设备。体现在汽车上,算是全额买车,然后出租给承租人使用。在经营性租赁中,出租人还能够留出相当比例的残值。比如残值留30%,那么承租人只需要针对剩余的70%款项进行还本付息、偿付租金就能够了。

“汽车融资租赁一定会是将来大有可为的业务方向,这是金融交易的客观规律使然。但在进展过程中,类似于汽车信贷,过于追求规模而忽视了风控进而导致违约激增的风险也必须引起重视。”杨汀讲。在融资租赁交易中,租赁物——也算是汽车,是风控核心。在交易形式上、在法律上,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出租人所有。但在实际运营中,出租人能否牢牢把握住所有权,要看租赁公司自己的能力。

在承租人大多为中小客户的事情下,出租人怎么低成本地监控租赁物?怎么对抗潜在的“善意第三人”咨询题?这需要技术手段+慎重风控态度。在牢牢把握住所有权后,万一承租人违约,出租人怎么取回租赁物,取回后又怎么处置?处置后能否补偿损失、甚至盈利?这考验的是租赁公司对二手设备的治理能力。所以,租赁公司也需要借助技术进展,提升自身的风控能力,并且需要像国外先进租赁公司一样,增加业务复合度,进而增加盈利来源。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