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增长的道与术——专访光大理财董事长任锋

时间:2023-10-14 15:31:09 推荐 740

去年增长1176亿元,今年前9个月增长1200亿元,在备受瞩目的资产治理市场和理财市场中,光大理财治理规模逆势而上。

“规模增长代表着渠道和客户对我们产品和品牌的认可!”光大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锋从容地和中国证券报记者交流着。

去年6月,任锋从光大银行总行信用审批部总经理转任光大理财掌门人。上任不到4个月,全市场便遭遇罕见的债市剧烈波动,理财行业浮现“回撤潮”“破净潮”。

光大理财却稳如泰山,至当年底规模逆势增长了1176亿元,达到1.19万亿元。今年以来,光大理财延续稳健进展势头,在整个理财市场承压的背景下,前9个月规模增长1200亿元,达到1.3万亿元。

这背后有何秘诀?

“能力!”任锋脱口而出,“我们的价值发现能力、风险操纵能力都很强。市场上那么多理财产品,客户为何买你的,要紧是看你的风险操纵和相对高一点点的收益。”

其实,在固收资产占比高达95%的银行理财市场中,要做到收益“相对高一点点”绝非易事,其背后是鲜为人知的努力、付出与坚持。

非母行代销规模增长较快

光大理财是全国股份制银行成立的首家理财公司,继承了母行发行全国首只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传统,至今年9月末,已成立4周年。

“我去年6月份来了后,一直在细节上从各方面了解光大理财。”任锋回忆道,2004年,光大银行在“大哥楼”办公时,就发了国内第一只人民币理财产品,后来发外币理财。光大银行做理财业务是国内比较早的,一路走来,将近20年了。

在股份制银行里,光大理财是第一家开业的理财子公司。“通过4年的进展,公司管理、队伍建设、投研体系、客户服务等都日渐成熟,从一个初创的公司慢慢成长为相对运行平稳的公司。”任锋讲,截至9月末,光大理财治理的产品规模达1.3万亿元,在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中排名第四。

2022年11月,在市场的剧烈波动下,银行理财行业浮现负增长,但光大理财治理的产品规模逆势上扬,成为去年仅有的5家实现治理规模增长的公司之一。中国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5.34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31万亿元。据光大银行披露,光大理财同期期末产品治理规模1.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2%。

规模从何而来?“非母行代销规模实现了较快增长。”任锋直言,截至今年9月末,非母行代销规模接近4400亿元,占光大理财管家理规模的30%。

“外行卖得越多,讲明对你的产品认可度越高。”任锋打了一个比方,现在每家商业银行类似一家超市,货架上有理财、基金、信托、资管等各种产品。银行在销售过程中,一旦发现做得不行的或不受欢迎的产品,会主动“下架”。

理财产品一定要能吸引投资者。“投资者要紧看收益是否可靠,哪怕只比别人高几个基点,也会惬意。”任锋一语道出要害,银行理财客户群的风险偏好是所有资管产品投资者中最低的,光大理财惟独做到在安全的基础上,收益“相对高一点点”,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前段时刻,长三角地区某上市城商行负责人找到任锋,希望光大理财在他们银行多投放些理财产品。“光大银行在当地有分行,也卖我们的产品,但对方认为客户并不重叠,甚至能够同意风险相对高一点的产品。”任锋讲,这给了光大理财职员很大信心。

两个月前,光大理财新发一款阳光橙混合类理财产品。“里面加了很多权益类资产,这在过去是很难发的,没想到,在行外渠道卖了将近10个亿。”任锋笑着讲,“往常在光大银行南昌分行工作时,存款想涨几十个亿太难了。现在我们卖理财一天涨几十亿、上百亿,都很正常。”

任锋透露,今年以来,光大理财治理的产品规模已涨了1200多亿元。

“收益相对高一点点”

对光大理财的进展成果,光大银行在今年3月召开的光大银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赋予了高度确信:产品结构上,光大理财接着回归资管本源,净值化产品占比达到96.5%;全年为投资者制造收益329亿元。

“给老百姓挣钱这一块,光大理财做的一直不错,成立四年以来已给投资者制造收益近1300亿元,今年可能还要超去年。”任锋讲,“截至9月末,公司现在有600多只存续的理财产品,大部分收益率排在同类前面,假如像公募基金一样按百分比来排名,我们进前10%的产品会不少。”

理财产品能实现不错的收益率,任锋认为,要紧是团队的价值发现能力比较强。“同类产品中,我们的收益能做到相对高一点点,特别不容易。”

任锋表示,价值发现能力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发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需要什么样的价值,二是找到有价值的资产进行投资。这两个方面,真正做好很难,多年来实践证明,没有一个模型是万能的。

光大理财要求每个产品基本上一个组合,每个组合至少包含数十种投资品,每个投资品操纵在一定比例之内。“尽管风险与收益是相对应的,但风险特征在当下与在将来可能产生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提升投研能力,把握每类投资品中的这一点差异,抓住高一点点的收益机会。”任锋讲。

怎么在众多产品中抓住收益机会?任锋透露了两个秘诀。

一是合意标的的取舍之道。“以固收产品为例,如果面对7500多个发债主体,假如只截掉末端的1000个,那么承担的风险比较大;但假如只选择前10%,投资收益又会不太理想。”任锋告诉记者,为了在这7000个主体中挑出性价比最高的前25%,光大理财建立了颇具特色的内部评级体系,筛选出近2000个主体,尽可能把握确定性的机会,为投资者制造“符合预期、时有惊喜”的投资体验。

二是攻守时机的果断捕捉。去年四季度,受整个债市剧烈波动妨碍,光大理财一款系列产品浮现一定比例赎回。“当时,我们处变不惊,并没有在市场上抛售资产,而是经过前期流动性储备以及在市场上融资加杠杆的方式顺利地渡过了难关。”任锋笑着讲,今年年初,债市转牛,出乎不少机构意料,但给光大理财带来了收获。

“今年年中,基于对市场的推断,光大理财采取了防守操作,降杠杆、缩久期,效果已有所显现。不管是净值回撤依然赎回规模,我们在理财子公司中基本上最少的几家之一。”任锋自信地讲。

有效的风控体系

形成“相对高一点点的收益”优势,需要强大的护航实力。在任锋看来,能否护好航,要紧看风险治理能力。

从毕业到某国有大行工作,后来到光大银行,二十多年来,任锋做过信审会记录员、总行审批部处长、分行行长等,尽管岗位转换,但一直没有离开过风控专业。到光大理财后,他用了一年多时刻,从办法论的角度完整评估了光大理财的风险治理体系是否健全有效。

“评估下来,我是惬意的。”任锋表示,在去年四季度理财市场大规模赎回潮中,光大理财是市场上为数不多未启动大额赎回、未进行大额抛售、未实施母行救助的理财公司。这源于光大理财坚持“组合+分散”的风险操纵第一性原则,不持执念,按“宏观、行业/地区、企业/项目、模式”四个层次对风险进行全方位管控,强化行业“白名单”量化分析能力。

光大理财设计产品的时候就告诉投资者,里面装的资产风险似乎是什么特征。“市场上的投资品不少,有的风险特征看似一样,但将来产生的结果可能差异很大。”任锋讲,光大理财每个产品算是一个投资组合,普通至少装几十个具体资产,依照不同事情操纵集中度。之所以这么分散,目的是万一某个具体资产出咨询题,可不能过多地妨碍客户的本金安全。

不仅单个产品,内部产品之间也不能交叉感染。“每个投资品在公司里的集中度、每个产品的所有投资品之间的相关性等都不能太高。”任锋认为,这些应该纳入整个体系来防范风险。

令任锋欣慰的是,光大理财成立4年来,没有浮现一笔资产投资还不了、利息付不了的事情。在确保投资者本金安全的基础上,有相对高一点点的收益,这个地方面体现了光大理财的综合竞争力。

光大理财现在存续有600多个产品。“不同产品系列都有发行,在理财子公司中是产品门类最齐全的。”任锋讲,比如,七彩阳光(红、橙、金、碧、青、蓝、紫)系列产品,构成了风险等级清楚、品类齐全、属性明确的“微笑曲线”,能够满足不同客户对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需求。

操纵风险,不代表不做风险投资。权益投资,光大理财是业内做得比较早的,有的产品还与衍生品、黄金、商品期货等挂钩。“挂钩并不是确实去炒期货,是要给产品增厚收益。”任锋讲,“有些客户喜欢一点点波动,依照投资的专业性,我们认为胜率较高就去做,前提是挂钩比例不能妨碍资金的安全。”

光大理财目前共有近700万投资者。“无论如何样,我们一定要做好风险操纵,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者的财富安全。”任锋表示。

着力高质量进展

在理财规模过万亿元之后,规模已不再是光大理财的唯一追求。

“现在进入第三个时期,重点是强起来、高质量进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任锋把光大理财的进展划为几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19年到2021年,要紧是活下来、站起来;第二时期是2021年到2022年,相当于小伙子进入发育期,长得快,治理规模达到1.2万亿元,努力进入理财行业第一方阵。

“无论是客群的服务,投资合作客户的选择,依然公司管理方方面面都要高质量,如此才能保证公司管理有效,保证服务实体经济不出咨询题。”任锋提出打造创新能力、价值发现能力、服务市场能力。“这几个能力是最基础的能力,我们要做到行业内率先。”

据介绍,光大理财在业内领先推出了针对多源头、异结构策略专户估值数据的持仓穿透解决方案,完成了数据技术架构的统一。一方面,搭建统一数据调度平台,将数据调度工作流全部纳入自动化运转的流水线;另一方面,经过自主孵化的低延时金融数据处理分析平台,让基于流式数据的实时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成为现实。

科技已注入光大理财的基因。“我们不少投资经理会写小程序、跑模型。”任锋讲,公司重点是往人工智能进展,完成了多套生成式预训练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在合规、法务、客服、研究、运营等领域,启动智能研报解读、虚拟“投教”大使、舆情态势感知等基于新一代大语言模型的应用探究。

银行理财是个人投资者占比极高的行业,投资者认知和心理对产品流动性治理的妨碍不容忽视。“光大理财十分重视与投资者进行知识分享。”任锋表示,相较投资者教育,“投资者陪伴与共同分享金融知识”与光大理财的理念更为契合。光大理财一方面在产品信息披露上搭建透明、及时的沟通闭环,另一方面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持续拓展客户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有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等六大宣传平台;并且,会积极‘走出去’,向理财代销机构和销售人员开展产品培训、解读投资策略。”任锋介绍,目前光大理财自主品牌活动“理财万里行”已走进50多座都市,经过直播等方式开展的渠道交流和客户投教活动覆盖150万人次。

展望银行理财市场的将来,任锋很有信心。在他看来,银行理财属于资管行业里“接地气”的存在,在全球财富不断增长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市场的“蛋糕”必将越做越大。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光大理财在新理念引领之下,走出一条高质量进展的光大路径。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