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重金加码自营运力 龙头车企破浪出海
上汽安吉申诚号是国内第一艘由中国船东投资建设的、现役装载量最大的清洁能源滚装船,共计拥有车位7600个。本报资料室/图
本报记者郭阳琛石英婧上海报道
2024年1月17日,晴空万里。在上海浦东新区海通码头,一个蓝绿白相间的庞然大物正式起航,远渡重洋驶往荷兰芙拉新港(Flushing)。
这正是上汽集团托付中国船舶集团建造的首艘远洋汽车运输船(滚装船)——上汽安吉申诚号。作为全球现役装载量最大、国产化程度最高的清洁能源滚装船,上汽安吉申诚号首批搭载上汽集团、东风和宇通约5000辆自主品牌新车。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2024年至2026年,7600、7800、9000车级共14艘远洋运输船将陆续“入列”。与现有船舶一起,提供总计超过50万辆的远洋段自营运力支持。为此,上汽集团投资约100亿元。
除了上汽集团,比亚迪、奇瑞汽车等众多国内车企纷纷做起“船东”,而组建滚轮船船队的方式各不相同。与上汽集团选择买船不同,比亚迪以长期租赁模式起步,而奇瑞汽车更是自己“下海”造船。
在这背后,是汽车出口需求的与日俱增。中国正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2024年1月19日,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产销分别实现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增长11.6%和12%,创历史新高。全年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车企竞相加码投资运力
两年前,上汽集团就开始创造滚轮船,1艘船的造价接近1亿美元,前后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
作为上汽集团的系列清洁动力滚装船首船,上汽安吉申诚号是国内第一艘由中国船东投资建设的、现役装载量最大的清洁能源滚装船。
这艘200米长、38米宽、13层楼高的远洋巨轮,拥有7600个车位、排水量超过4万吨,打算“常驻”欧洲航线和澳新航线,年运约3万辆。并且,上汽安吉申诚号创新采用LNG双燃料清洁动力,可以减少30%的二氧化碳排放。
“以往返一次欧洲为例,预估碳排放降低1300吨,相当于50万棵树。”上汽安吉物流总经理金麒告诉记者,上汽安吉申诚号包含1个C型双耳罐,舱容4000立方米,基本满足中国-南美、中国-欧洲一个往返航次的燃气需求,并可满足北美、欧洲、澳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30年环保和排放要求。
记者了解到,上汽安吉申诚号首航装载上汽集团、东风和宇通约5000辆自主品牌车型,以及部分工程机械,驶往欧洲。此次航线目的地为欧洲,最终停靠荷兰芙拉新港。
奇瑞汽车更是选择自己造船。2023年,奇瑞集团联合旗下芜湖造船厂在威海打造汽车运输船建造基地,该基地已承接三艘7000车位级别汽车运输船订单,这家百年历史的内河船厂实现了“由江向海”的历史性跨越,而这三艘船全部来自奇瑞汽车。
而比亚迪则是选择从租船开始。2024年1月10日和15日,比亚迪“EXPLORERNO.1”汽车运输滚装船分别在山东港口烟台港、深汕小漠国际物流港两地举行了交船、首航仪式,这也是比亚迪的第一艘滚轮船,采取的是长期租赁模式。
“从船舶运力来看,这几年的确有很大的滞后。”金麒表示,过去3年,中国海运出口量增长5倍,并且全球运力也存在短缺,全球运价的确有比较大的增长。“船价从最早的2万多美元一天的平均价,上涨到现在最高10万美元,涨了5倍。”
正因这样,两年前,上汽集团就开始创造滚轮船,1艘船的造价接近1亿美元,前后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如此大规模的船舶投资,一方面思考到服务将来的中国出口战略,国轮、国造、国车、国运;另一方面是服务上汽集团出口,并且也兼顾其他车企抱团出海,如此更具成本优势。”金麒总结道。
记者了解到,2024年下半年,预计第二艘7600车位的LNG双燃料滚装船完成交付;到2026年,7600、7800、9000车级共14艘远洋运输船将陆续“入列”上汽安吉物流远洋船队,交付之后将为欧洲、美洲、澳洲等要紧国际航线经营提供强力支撑。
金麒进一步表示,2023年,海通码头共计运输311万辆汽车,其中上汽集团占比惟独15%,85%基本上国内其他车企。将来,还将利用上汽集团的先发优势,搭建海外平台,和国内出口车企一起打通“出海”航道,将中国有优势的重型机械、重型汽车、大型的零部件、绿色的能源等经过滚装船运送出去。
而将目光聚焦到当下,面对滚轮船运力缺口,车企也不得不寻找其他替代方案。据罗宾升国际货运北亚区副总裁JohnChen介绍,集装箱运输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汽车运输方式,但这种方式更加昂贵,装卸效率低且耗时长。只是选用集装箱船能够使港与港之间的连接更加迅速和直截了当,同时在物资保护方面具有优势。
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
2024年,上汽集团海外销量要向135万辆的目标进军。
“上汽集团自建船队的核心目标是保障供应链稳定,增强成本竞争力。”上汽国际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赵爱民表示,上汽集团不不过简单的产品输出,而是植根当地,不断进行技术输出、能力输出。将新赛道上积累起来的技术能力、产品能力、智能化能力跟当地的消费者结合,帮助解决当地政府焦虑的就业咨询题和传统汽车供应链的调整咨询题。
上汽集团远洋船队全力扩容的背后,是公司海外业务快速增长的需要。上汽集团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汽集团海外销量达120.8万辆,同比增长18.8%,在中国汽车企业中连续八年领跑。其中,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近92%,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近24%,上汽集团首款全球车MG4EV成为欧洲紧凑型纯电动车销量冠军。
“不管是发达市场依然新兴市场,我们的销售布局是比较均衡的。”赵爱民介绍,上汽集团2023年欧洲销量超过30万辆,澳新地区销量近10万辆,墨西哥和南美达到30多万辆,中东和非洲以及东盟地区也分别达到了10多万辆的销量规模。
赵爱民表示,上汽集团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做实做好基盘市场,在基盘市场中让长板更长。并且补好短板、补充新兴市场的布局。2024年,上汽集团海外销量要向135万辆的目标进军。
与此并且,海外市场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大。赵爱民指出,由于全球供应链成本的增加、关税的增加,以及当地其他各种各样的消费税,国内外市场定价有差异。从现象上来看,算是海外市场也开始“卷”了。
虽然这样,将来两年,上汽集团还打算有14款新能源汽车投放全球,同时基本上全球标准,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壮大海外产品阵营,实现对主流细分市场的“全覆盖”。并且,在海外构建技术溢出、规模进展、效益提升的良性循环,开创中国车企国际经营全新模式。
对此,赵爱民直言,希望2025年上汽集团高端品牌也可以走向全球。智己汽车、飞凡汽车要以不同的方式逐步进入全球视野,体现上汽集团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在品牌向上的并且,让全球消费者体验更好的产品,也在全球新老赛道的切换过程当中抢占有利位置。
而在海外生产方面,目前,上汽集团拥有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巴基斯坦四个海外基地。“怎么进一步拓展现有海外基地,重点提升它们的小手段能力,尤其是销售端的能力,提高当地生产量的占比,这是我们核心的工作。例如,泰国基地差不多实现再出口,生产的车辆能够出口至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赵爱民感慨道。
欧洲基地的建设则并非一蹴而就的。据赵爱民透露,假如顺利的话,2024年上汽集团可以完成欧洲基地的选址,并确定合作方式。预计到2025—2026年,才能形成本地的生产和输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国汽车的出口量高于进口量,很多船只面临着空放风险,这也是中国车企组建船队后将面临的要紧咨询题。
金麒表示,到2026年年底,上汽安吉物流船队将拥有44艘滚装船。并且,与华轮威尔森等国际货运企业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互换舱位、共建航线,这不仅能解决运力咨询题,还能解决一部分空放咨询题。“惟独融入全球供应链,形成大循环,才是最优解。”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