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业跨上3000万辆量级
跨上3000万量级新台阶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在多重考验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潜力和活力,也从一个侧面向全球展示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实现量的突破的并且,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也在加快调整步伐,推动质的有效提升。
虽然全年行业数据还要等到中汽协下周才能发布,但综合各大车企2023年12月产销快报以及2023年前11个月累计产销量,2023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超过3000万辆,销量也将接近或达到同样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这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正式跨上3000万量级新台阶,在中国汽车产业进展史上具有新的里程碑意义。
我国汽车年产销量于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同时这一纪录已连续保持15年。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之后尽管有所回落,但始终稳定在2500万辆以上。期间,业界围绕中国汽车年产销量能否再创新高争议不断,“触顶论”不绝于耳。跨上3000万量级新台阶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在记忆多重考验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潜力和活力,也从一个侧面向全球展示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在实现量的突破的并且,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也在加快调整步伐,推动质的有效提升。要紧表现为,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900万辆;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年度首超50%;汽车出口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位,接近500万辆。当前,汽车产业已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要紧拉动力和高质量进展的重要载体。而大众牵手小鹏,斯泰兰蒂斯入股零跑,中国企业开始向外资企业输出技术和品牌等,让曾经的“市场换技术”成为过去时;“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成为出口“新三样”,基本上产业变化的生动写照。
跨上3000万量级新台阶,离不开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汽车产业进展。去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大力促进汽车消费的强有力政策,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在稳定市场预期、促进产业高质量进展等方面积极推动,行业企业砥砺前行、奋力创新。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我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注入了强劲的进展动力。
只是,也要清醒地看到,高达双位数的行业增长数据与企业的实际感觉还存在温差。这要紧是由于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记忆深刻变革,产业竞争格局进入深度重塑期。新能源汽车加速替代传统燃油车,自主新能源产品加速抢占合资品牌传统优势市场,以燃油车为要紧产品的合资非豪华乘用车品牌销量下滑较大。并且,扣除出口增量和商用车的大幅度增长后,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基本与往年持平,而比亚迪的狂飙又严重挤压了其他车企生存空间。不得不讲的是,市场竞争加剧,引发了从去年年初到年尾的价格大战,至今仍没有平息的迹象。而随着华为不断扩大造车朋友圈、小米的强势入局,在带来产业创新活力的并且,无疑又将增添产业新变数。
站在3000万量级新台阶上,展望新的一年,价格战还会接着,与之相伴的行业洗牌也会加速。在此轮淘汰赛中,一部分企业有了成长的机会,而对另一些企业来讲,生活无疑将更加难过。只是,价格战带来的现实痛苦,必然会导向产业的革新,最终会筛选出一批在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等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汽车企业,成为全球分量级选手。或许这算是下一代汽车产品将由中国市场来定义,全球汽车产业将由中国汽车企业来领跑的前奏。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