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三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0.16万亿元
-
导言:前三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0.16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6万亿元。据人民银行网站消息,前三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0.16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6万亿元。前三季度,经常项下跨境
-
2023年10月17日
-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9.67万亿元
-
导言: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9.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1.8个百分点据人民银行网站消息,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9.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
-
2023年10月17日
- 科普一下丨鸟类为什么会撞上建筑物?
-
近日,近千只鸟在撞上美国芝加哥麦考密克展览中心的窗户后死亡,这座大楼外墙大部分被玻璃覆盖,当时芝加哥上空有大量鸟类迁徙。鸟类为什么会撞上建筑的玻璃幕墙?近千只候鸟为何会”集体犯傻?请专家科普一下!(科技日报实习记者蒋捷记者赵卫华)来源:中国
-
2023年10月17日
- 科普一下丨“缠腰龙缠腰一圈致命”为何是谣言?
-
近日,话题“民间流传缠腰龙缠一圈致命是谣言”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讨论。那么,什么是“缠腰龙”?“缠腰龙缠腰一圈致命”为何是谣言?请专家科普一下。(科技日报记者罗朝淑制作科普时报记者毛梦囡)来源:中国科技网
-
2023年10月17日
- 财政部第一次续发行2023年记账式附息(二十期)国债(2年期)
-
导言: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第一次续发行2023年记账式附息(二十期)国债(2年期)。据财政部网站消息,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第一次续发行2023年记账式附息(二十期)国债(2
-
2023年10月17日
- 科技护粮仓 产销对接忙——全国多地秋粮收购一线见闻
-
新华社记者金秋十月,稻谷飘香,我国秋粮收购逐步展开。在世界粮食日来临之际,记者深入湖南、江西、山东、江苏等粮食主产区看到,各地积极创新方式、强化科技支撑服务农民卖粮,多种措施推动产销对接,确保秋粮收购平稳有序。激发市场活力,产销对接收购忙自
-
2023年10月17日
- 财政部第一次续发行2023年记账式附息(十九期)国债(7年期)
-
导言: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第一次续发行2023年记账式附息(十九期)国债(7年期)。据财政部网站消息,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第一次续发行2023年记账式附息(十九期)国债(7
-
2023年10月17日
- 报告显示我国餐饮行业反浪费成效显著
-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中国饭店协会日前发布的《2023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餐饮行业聚焦生产与服务两大环节持续实施反浪费举措,减少“舌尖上的浪费”成效显著。报告显示,2022年,餐饮企业针对生产环节开展的常见举措主要包括合理采
-
2023年10月17日
- 商务部在广州召开外资企业外贸座谈会
-
导言:10月15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广州召开外资企业外贸座谈会,听取部分外资企业在进出口方面的运营情况、问题诉求及意见建议。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0月15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广州召开外资企业外贸座谈
-
2023年10月17日
- 中国方案助中亚荒漠披“绿装”
-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开栏的话 “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十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不断加强科技前沿领域创新合作,为共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而一个个接地气、聚人心的科技项目接续落地背后,是各国民众
-
2023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