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研所:央行货币桥可令跨境支付交易成本减半

时间:2023-11-30 15:54:13 推荐 697

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领域实践的最新发展广受市场关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11月29日举行的中国(深圳)金融科技大会上表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与现行跨境支付体系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基于各地支付系统的互联,大幅缩短了支付链路。依照真实交易的经验,交易成本能够降低至少50%。

央行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基础设施,也是对央行支付系统的一次大的升级,为数字金融进展提供重要的底部支撑。穆长春表示,人民银行在2020年就提出,央行数字货币跨境安排应遵守“无损”“合规”“互通”原则,这三个原则已由国际清算银行提议成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的基本原则。

据穆长春介绍,无损原则是指,央行数字货币应当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健康进展和金融的稳定,一国的数字货币不应该损害其他央行的货币主权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此外,经过货币当局合作,把不受监管的跨境支付活动纳入监管。合规原则是指,央行数字货币应当遵守各国对于外汇治理、资本治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符合反洗钱、反恐惧融资等方面的监管要求,做到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匹配。互通原则是指,央行数字货币能够充分复用现有基础设施,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来实现不同法定数字货币系统间及其与传统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间的互联互通。跨境支付要经过一国央行数字货币兑换为对方央行数字货币或电子账户资金来实现,解决货币替代的担心和资本治理咨询题。

穆长春表示,现行跨境支付体系需要通过一家或多家代理行,支付链路长、费用高,而在货币桥中,商业银行可在无损合规的事情下大幅提升交易效率,还能有效降低跨境支付成本,依照货币桥真实交易的经验,交易成本能够降低至少50%。

穆长春还表示,深圳2019年成为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以来,深圳市各级政府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数字人民币在深圳开展跨境探究、联动香港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合作和跨境使用等工作。“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依托深圳在国际贸易、跨境金融领域的先发优势以及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助力深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进展的核心引擎。”(记者 张莫)

来源:中证网